国庆联欢晚会,天安门广场上空烟花绽放。人民网记者 赵纲 摄
当天安门广场上空璀璨的烟花绽放的时候,作为在现场报道新中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的一名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仿佛定格了祖国母亲慈祥美丽的笑脸,而在这美丽微笑的背后,汇聚了无数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担负摄影任务的我,早早进入了金水桥东侧临时观礼台的记者报道区,因为我要架起三脚架,而报道场地空间有限,所以我就在最后一排的过道位置支起架子,这时有一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向我走来,告诉我过道位置不能放三脚架,否则影响通行,我开始情绪比较抵触,而他则用平静的口气告诉我,临时观礼台的通道狭窄,我这样做会给很多人带来不便,并建议我可以将脚架放到前面的指定报道区,话虽不多,却入情入理,充分考虑了我工作的需要。望着他脸颊上流淌的汗水,我表示理解并挪动了位置。后来了解到,他们在这里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
联欢晚会刚刚结束不久,我正在收拾摄影器材,几辆汽车驶到东临时观礼台,车上走下几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他们熟练地拆解着围栏,一位师傅边忙边告诉记者,为了第二天天安门地区交通的顺利恢复,他们要赶在凌晨5点前拆卸完毕。欢庆的人们渐渐散去,工人师傅们又要继续一个不眠之夜。
我回到媒体大巴的时候,已经快到晚上10点半了,透过车窗看到一位交警正在耐心劝告一位司机绕行交通限行区域,而不远处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参加联欢晚会的观众安全退场。大巴缓缓开动,马路边停放着多辆贴有国庆联欢晚会标识的车辆,我看到旁边一辆大巴车上,一位身穿粉红色演出服,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维生素面包......
报道国庆联欢晚会,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除了现场著名歌唱家唱出的那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动人歌曲外,为了国庆联欢晚会的顺利进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也用行动,用汗水唱出了同一首歌“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