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1.2万人跑赢“山崩地裂”

——湖北秭归连续15年地质灾害“零伤亡”背后

2018年04月12日09:10 | 来源:湖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图文:1.2万人跑赢“山崩地裂”

在三峡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有一组数据震撼人心。

2003年至今年4月9日,秭归发生泥石流、滑坡548起,全县有1.2万多人成功转移、撤离,实现连续15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创造秭归防灾奇迹的,是一张严密的灾害监测防治网。这张网,成功预报了沙镇溪镇大岭电站杉树槽滑坡、两河口镇采闷垭滑坡、归州镇向家坝滑坡等突发重大地质灾害,让群众得以及时转移。

560名专业监测员紧盯滑坡

“暴雨连下3天,千万加强巡查。”归州镇盐关村五组监测员吴金元拿出手机,对记者说:“这是当时微信,我一直保留着,今天回想起来,还后怕咧。”

2017年10月26日下午4时,坨子雨打着屋檐噼啪作响,吴金元收到微信后,再次推门而出。

盐关村位于香溪河西岸,曾发生重大滑坡灾情。果然,他发现255省道路基凸起,依山而建的民房裂出好多大口子,“不好,山体变形。”

灾情预警迅速上传。秭归县地灾防治应急指挥中心专家赶赴现场,拿到监测数据,迅速得出结论:为岩质滑坡,需要马上撤离。

在县、镇、村组织下,13户38位农民全部撤出危险区域。这时,距离发出预警不到1个小时。

几个小时后,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声,125万立方米的滑坡体,如脱缰的野马倾泻而下,将山下7万平方米区域整体掩埋,撤出来的农户无不感到庆幸。

作为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县,仅去年,秭归境内发生48次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秭归探索并建立“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县、镇、村、监测员四级责任人常年高度戒备。“全县920处险情点,每一处都配有监测员。”秭归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余祖湛介绍,从当地村民中选择培训了560名专业监测员,平时四五天监测一次,汛期一天监测四五次。每一个人都吃住在滑坡体下,冒着生命危险监控灾害隐患点的各种异动,目前在山区,“群测群防”是最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控预警手段。

除了专业监测,村、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环境保护站进行“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秭归铺开了一张人人参与、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大网,任何细微的地灾预警信息在网上一触即发,迅速传导、迅速反馈决策,争分夺秒赢得宝贵的撤离时间。

“电子眼”实时监控

“你看,这条裂缝最宽的地方有50厘米。”郭家坝镇王家岭村支书马尚军站在一处房屋废墟边介绍,去年10月3日,山体因雨水变形,存在滑坡隐患,威胁远近居民共约300人。会商之后,依山而居的6户居民紧急撤离。

此时,如果安排人员监测滑坡区存在极大危险。“10月7日,县委拍板决定,在王家岭村滑坡区装上6台电子眼。”马尚军指着一套监控设备对记者说,上面是太阳能面板,配有高精度GPS和视频监控等信号收发装置。

6台设备覆盖整个滑坡区,不仅可以远程视频实时监控,还可以定量检测山体的位移。“目前自动监测仪还只能作为极端地质、极端天气下的补充监测手段。”余祖湛对记者说,包括王家岭在内,秭归总共建立了20个地质自动监测点。

布局一个监测点,光硬件就要投入30万元,运行一年费用15万元,这对一个贫困县而言,财政难以承受。

这一问题即将得到解决。据介绍,去年底,国家相关部门来秭归调研,提出要在秭归建立全覆盖全天候24小时地质预警系统,规划建立240个点,总投资70多亿元,分两期建成。

国家气象局将秭归县确定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试点县。

在秭归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有一个几乎覆盖整面墙的大屏,显示秭归全部乡镇野外天气监测数据,具备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评估、防御等功能。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查看雨量大小,数据每10分钟更新一次。数据不仅供气象部门调用,公众通过宜昌公共气象网,也能随时查询。

地质、气象预警“电子眼”初试牛刀,去年先后成功预警卡子湾滑坡、八字门滑坡、树坪滑坡等多处滑坡险情。

主动作为治理地灾

“地灾猛于虎,预警避险是被动求生,平时更要主动作为、积极治理。”秭归县委书记卢辉表示,该县采取“避险+治理”的方式,减少地灾危害程度。

15年来,秭归获78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立项,总投资近7亿元,综合运用回填放坡、方石护坡、植被绿化等措施,变险地为景区,变灾地为扶农项目,实现安全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凤凰山就是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的典范工程。“秭归组织实施库岸防治工程,提高塌岸的地质稳定性,增加了县城土地容量。”余祖湛称,通过植被护坡,新增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港湾环境,让凤凰山成了旅游开发的“香饽饽”。国家体育总局确定这里为国家龙舟训练基地,每年端午节,凤凰山都要举办龙舟竞赛活动。

另外一处庙湾滑坡,位于沙镇溪镇集镇,灾后重建打破滑坡灾害体不能用于工程建设的禁区。通过工程防治,一方面保障了滑坡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削方减载为集镇增加了9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一个崭新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即将投运。(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郑家裕 周华山)

(责编:张浩哲(实习生)、李楠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