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扎囊氆氇】

彩色花布织出美丽生活(乡村发现·技艺)

本报记者 鲜 敢摄影报道
2018年09月16日05: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为当地藏族妇女在织氆氇。

  在西藏,每到农忙时节,农户们本是白天耕作晚间休息,可来到扎囊县吉汝乡江果村,入夜了却还能听见“嘎吱、嘎吱”的纺机声,这是当地农牧民在家中手工编织氆氇。吉汝乡1700多户农牧民,家家户户都会织氆氇。

  氆氇是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也叫藏毛呢。氆氇编织技术历史悠久。上好的手工氆氇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形、身、面、边都颇有讲究。

  西藏扎囊县是有名的“氆氇之乡”。当地可生产白氆氇、花氆氇等近20个品种,远销海内外。2012年底,扎囊氆氇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氆氇不仅是藏族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独特的手工纹理和民族风情,使它成为手包、服饰中的时尚元素,为人们所喜爱。

  人过中年的仁青,来自远近闻名的“氆氇村”——江果村。10多年前,他将氆氇生产合作社从江果村搬到了扎囊县城里,筹建起了当地最大的氆氇厂,即便是从事机械化生产多年,仁青对手工编织氆氇还是“门儿清”。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氆氇机,从小就看着老人在家里织,我不到20岁就织得一手好氆氇。”说着,仁青坐上厂里的氆氇机,熟练地操作起来。

  织氆氇第一步是洗毛。将原毛分等分级,羊毛洗开后,浸泡去除土和杂质,最后晾干。“好氆氇对原料很讲究,我们这儿的羊毛都从林周县收购,现在也从河北、内蒙古买原毛回来。”

  “捻制氆氇的纬、经线很关键。”仁青介绍,由于氆氇的经线需要张力大、韧度强,因此采用棉线。而纬线则是羊毛捻成的,捻线前将羊毛用手扯松,再次清除羊毛中的杂质后,用铁刷梳理,直至毛质像棉花一样松软,最后将卷状羊毛捻成纬线。

  最后一步就是编织。仁青将经、纬线排织在氆氇机上。梭子往返穿过交叉的经线,坐在氆氇机上的织工按照顺序用脚踏动机器的四根脚踏板,手脚配合操作,使纬线上下变动,反复操作,就能织出氆氇。

  随着氆氇外销,生产和销售需要两头呼应。在本地畅销无阻的扎囊氆氇进入甘肃、青海市场时,遇到了难题。原来,制作那里的藏装需要的布料更大更长,“手工织出来的氆氇一般为28厘米宽,最多17米长,做我们当地的藏装足够了,但要想扩大市场,就得想办法延长织造长度。”

  仁青最终将对策放在了机器生产上。他到浙江的机械厂里待了3个月,跟着师傅一点点地设计、修改织造机器设备。“机器生产效率高,织出的氆氇想要多长就有多长。不过,产品还是要保留手工编织的质量。”经过技术和设备改良,机器生产的和手工织出来的已经没什么两样,而且更齐整、更标准,帮助扎囊氆氇越走越远。

       

  小贴士

  怎么去:吉汝乡位于扎囊县城南部,从拉萨经拉贡、泽贡高速可直达扎囊县城,穿过县城向南行驶18公里便可到达江果村。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6日 11 版)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