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便民服务多些“用户思维”(多棱镜)

李心萍
2019年11月15日08: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管理部门需要学习企业的“用户思维”,立足百姓需求来优化服务流程、更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便民服务的“方便”落在实处

  

  近日,笔者听闻两件事,主角都是管理部门,群众的口碑却截然相反。

  “太方便了!”“这服务措施太棒了!”——一段时间以来,警邮开展合作,从前跑车管所才能办的交管业务,如今在身边的邮局都能搞定,半小时内轻轻松松更换驾照、行驶证。车主们交口称赞:想不到政府服务能如此便利,比不少企业的售后服务还贴心!

  “说好的信息联网呢?”“是在享受折腾人的感觉吗?”——求学季,部分学生和家长抱怨,到某地教育管理部门开具中学毕业会考成绩时,教管部门非要学生回学校打印纸质成绩单,由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提交给教管部门后再次打印,再次加盖公章。大家不理解:各科成绩的信息就在教管部门官网上,输入学籍号就查得到啊!

  一个俯身服务,一个板起面孔“管理”,这种反差让人思考:便民服务的“短板”究竟在哪里?

  先来看看警邮合作。之所以收获大批点赞,在于交管部门立足百姓需求,秉持“用户思维”,增强服务意识,所以能超预期满足百姓需求。对更换驾驶证,大多数车主的期待是:交管部门事前能交代清楚准备哪些资料,让大伙最多跑一次;如果窗口办事效率高一点、等待队伍短一点、服务人员笑脸多一点,那就更好了。

  哪想到,交管部门的便民服务更进一步,充分考虑到“城市越来越大、人们时间越来越宝贵、交通成本越来越高”等现实问题,“借道”遍布大街小巷的邮局网点,把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大家下楼就能把事办了。这个服务的便民程度超出百姓预期,政务改革改到了人们心坎里,哪有不收获点赞的道理!

  反观某些教育管理部门,虽然没有“门难进、脸难看”,却一副事不关己的面孔。线上数据库明明造不了假,用起来也更方便,却放着不用,非让学生跑一趟、学校麻烦一回。既然这么干,国家何必要搞政务联网建设呢?这其中,差的就是“用户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办事大厅、便民窗口、咨询热线到在线办理,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的改革有声有色。整体上,老百姓是满意的。

  可若往细处、小处、深处探究,政务服务中,还有一些让人觉得别扭的“堵点”。比如,蹲式服务窗口、无人接听的便民热线、堪比篮球筐高度的意见箱……再比如,小到饮水机、雨伞,大到流动图书室、网上数据库等便民措施,都出现过只放置,不让用、不能用、不好用的问题。这类名为便民,实则为民添堵的现象还有不少。

  究其原因,还在于改革过程中,某些管理部门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便民,却没能以“用户思维”,从老百姓和企业的角度出发,优化办事流程、细化服务标准,无法真正让百姓舒心、顺心。

  其实“便民”并不难,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能在网上办理的尽量在网上办,充分利用现在网络四通八达、5G技术领先的优势;不能线上解决的,尽量将服务深入街头巷尾,让老百姓在身边办理。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从百姓需求出发,倒逼内部改革,让便民服务真正方便起来。当然,凡事都有个过程,有些政务服务现在既不能上网也不能“贴身”,咱也能理解;那就请先多些“一站式窗口”,多些春风般的温暖微笑吧。

  便民服务对于政府管理而言,好比企业的售后服务。只有强调“用户思维”,让百姓、企业办事方便、高效,才能让人才、资金、企业等愿意来、留得住,才能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对城市、国家的“黏性”,增强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社会进步的动力。

  版式设计:郭 祥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5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