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民政部: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71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2021年09月17日10:18 |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温璐、宋子节)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在发布会上透露,在发展养老服务方面,2012-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71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李纪恒介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民政工作承担着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任务,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着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兜底夯基,努力使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主要取得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兜牢民生底线,帮助广大特殊困难群众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保证各类特殊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民政部门责无旁贷。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2017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县(市、区、旗)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或动态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20年底将1936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实现兜底保障脱贫。

针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众,民政部健全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截至2020年底将4425.9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105.3%、188.3%。将477.4万人纳入城乡特困人员供养。2020年实施临时救助1380.6万人次。

针对孤儿、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全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到1611.3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到1184.3元/人·月,分别比2012年增长65.77%、68.46%。从2020年起,25.4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首次纳入国家保障。2016年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截至2020年底,分别惠及1214万人和1475.1万人。普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第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大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城市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65.7%,总数达到51.1万个;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养老托幼等多种服务载体不断涌现;社区公共事业服务、便民利民商业服务更加便捷,志愿服务普遍开展,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截至9月10日,取缔和劝散2346家,曝光1126个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截至9月初,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减轻企业负担约38.6亿元,惠及企业约125.2万家。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超过9万个,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直接受益对象1300多万人次。

加快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9480个,净资产规模近2000亿元,相关慈善组织为疫情防控募集资金396.27亿元、物资10.9亿件。2012-2020年,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7187.9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近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社会福利等事业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157万人。注册志愿者超过2亿人,较2012年增长近10倍。

第三,拓展提升基本社会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全面小康是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小康,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是民政部门的不懈追求。在发展养老服务方面,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制定力度,2012—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71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2.9万个、床位821万张,床位总数比2012年增长了97%。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分别惠及3104.4万、535万、81.3万老年人。

在提供婚姻管理服务方面,推进服务型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实施婚俗改革试点,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在提升殡葬服务方面,惠民殡葬政策覆盖全部困难群体,中央预算内投资39.7亿元支持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引导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在区划地名管理方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审慎稳妥审核报批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采集地名1300多万条,建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向社会提供地名公共服务。

(责编:温璐、秦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