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一心为群众 扎实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本报记者  叶  子
2021年12月29日05:1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山东省沂南县党员志愿者帮助缺少人手的农户抢收莴苣。
  杜昱葆摄(人民视觉)

  11月18日,贵州省榕江县交通运输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开通古州镇八吉片区城乡公交车。
  李长华摄(人民视觉)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将对菜市场提质改造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图为改造后的新四湾菜市。
  方 好摄(人民视觉)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服务清单。图为11月19日工人在粉刷旧居民楼外墙。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12月24日,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立足行业实际和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打造便民服务站,推动政务事项实现“一机受理、一站通办、跨省同办”;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一年来,广大党员干部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发展成果

  “以前村里收个快递,平均耗时半个月,现在可方便咯!”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南庄村,奔驰着一种自带“尾巴”的公交车。这是全国首批专门定制的客货物流共享公交车,通过物理隔断实现“人货分离”,让快递包裹跟着“村村必达”的城乡公交车,更快到达村民手上。

  在电商网购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地区收货不便却成了老乡们心中的痛。为了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宁海县推进集士驿站城乡客货邮集成改革,已累计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354个,打造集士驿站50个,开通公交邮路8条,实现公交带货109万件。

  从“慢递”变“快递”,村民直观感受到的“提速”,源于“快递最优运输链路自动筛选”模块的精密运算。借助数字技术,通过对快递总量、快递链路、富余运力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农村快递速度得到了最大限度提升。最新上线的“集士驿站城乡客货邮数字化平台”,更是融合“物流布点”“物流寄递”“物流促销”等子场景。这意味着,集士驿站还能带动农产品销售,助农增收。

  今年以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重点任务,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真正让群众分享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在江西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完善革命英烈、烈士遗属等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全面落实烈士遗属优待抚恤政策,认真做好烈士寻亲信息登记比对,着力解决革命英烈后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烈士亲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花苑社区建立云平台,社区每个居民都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连接社区云平台,与志愿管家(党员楼长)、网格员、街道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工作者五方联动,实现“接诉即办”。“独居老人如果24小时内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社区的云平台就会接到报警,将信息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相关方面第一时间派人上门察看老人情况。”社区党委书记黄敏锐介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好不容易摘了贫困帽,老人一生病,差点又返贫了。”在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的扶贫车间里,吴丹回忆起今年年初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几年前,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她,在政府组织下去深圳务工,每月收入稳定,2020年顺利脱贫摘了帽。可今年年初,父亲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沉重的经济负担又压在了她的肩上,返贫似乎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第一书记陈晓艳主动上门,提供帮助。原来,像吴丹这样的脱贫户,一直在驻村工作队的动态监测范围内,一旦出现返贫风险,驻村工作队立刻启动相应程序,上门帮扶。很快,吴丹申请的专项救助基金两万元就到账了,解决了看病买药的燃眉之急。

  在村里的帮助下,吴丹还利用农村闲置用房,建立了两个扶贫车间,加工电子元件连接器。在生产旺季,两个车间每天用工100余人,大半年下来带动当地200多名妇女人均增收1.5万元左右,吴丹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

  据介绍,乐山市成立防止致贫返贫救助专项基金,针对因病、因灾等易返贫致贫情形,落实绿色救助、急难救助、补充救助等兜底措施,累计发放资金2700余万元,解决9000余名脱贫群众特殊困难,精准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推动政策体系有序转换,确保政策不断档、工作不脱节。

  在实践活动中,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调整优化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主要衔接政策30多项。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从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方面出实招,共同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

  各地也推出多样化措施,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黑龙江开发返贫监测“一键申报”平台,覆盖全省13个地市,实现动态监测。甘肃以“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为标准,已帮助全省86.4%的易返贫致贫人口消除风险。青海已落实有效衔接资金64.39亿元,谋划实施项目1657个,通过实施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各种问题

  前不久,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的方家俊老人,满心欢喜地搬回了自己的房子。此前,由于不通燃气,方家俊一直在子女家居住生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燃气改造提上了议程。历时102天,逐一排查,发现存在燃气安全隐患331户,问题全部落实整改。

  通燃气、改电路、加装电梯……这些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工作,对完善老旧小区住宅使用功能、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今年1—10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

  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桩桩件件,连着百姓生活。着力保障基层民生需求,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是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针对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3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针对养老保险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动各地积极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共有1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高了当地基础养老金水平,惠及7209万城乡老年居民。针对医疗负担重问题,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现218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4%。

  “暖气热了,老百姓的心也暖了。”“清理干净村旁垃圾堆,俺们心里亮堂堂。”“多亏了现在医保政策好,我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立足职能职责,出台政策措施,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各种问题,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

  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油田西城服务协调中心,刚刚领到房本的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

  东营区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所在地,因历史遗留问题,不少油田职工未能办理房屋的不动产证。今年,东营区将“不动产房产登记办理”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10项清单,抽调多部门联署办公,先后召开20多场油地联席会,缩减2/3的工作流程。目前油田居民已有9.4万户“喜提”房产证。

  一年来,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及时推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持续为企业投资兴业、群众办事创业松绑减负。

  8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运村在西安开村。全运村商业街上,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国际港务区税务局全运村税务驿站也正式启用。工作人员介绍,“税务驿站”启用后,为全运村的企业和人员提供办税服务,实现所有涉税事项“下楼即办”。

  “由于全运村封闭管理,我们无法外出申请开票权限,幸好有‘税务驿站’可以帮我们代开发票,方便了顾客更方便了商户。”匠心艺品全运村店负责人王春莉说。

  “听说现在办事方便,不过还是没想到会这么方便!”重庆市璧山区居民梁元强的孩子出生后,通过璧山区在医院开设的“出生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仅用了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所有的证卡。“预防接种证、社保卡……以前要跑好几个地方,交几次材料,现在填一张表单,跑一个窗口就搞定了,确实很方便。”梁元强说。

  今年4月,重庆市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还推出远程视频服务,除了办理新生儿证卡等特殊事项,居民只需拨打视频电话,与政务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聊一聊,就能知道办理事项需要的材料,甚至通过视频就能预审材料,让政务服务“一次都不跑”。

  在部委层面,一系列利企便民的改革政策文件也陆续出台。公安部围绕群众高频办理事项,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序推进户口迁移等户籍管理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民政部实施“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在30个省份开通老年人补贴申领亲友代办功能。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中心向下移

  “我们楼栋的下水管道突然堵了”“小区绿化面积还能否再增加”“3单元201家的厨房管道老化漏水了”……在吉林省长春市,全市社区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因为,当地建立了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联动机制,有效织密基层治理网络,架起了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

  一年来,围绕推进基层治理办实事,各地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基层有服务,越来越多的“连心桥”架了起来。

  在天津市,当地制定《关于建立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点访户”制度的实施方案》,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确定1个基层联系点、1户结对走访户,带动16个区、249个镇街的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开展“联点访户”,构建市、区、镇街三级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湖北省襄阳市,当地将609个“红色驿站”设在居民小区、建在街头巷尾,“零距离”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当地建立“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工作机制,党组织书记与企业群众面对面了解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拿出举措、提供帮扶。在河北省廊坊市,当地推广完善“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线上开通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热线电话,线下设立乡镇(街道)说事站、村(社区)说事点和说事箱。群众可通过这些渠道随时反映问题,工作人员根据诉求类型,向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乡镇或县直有关部门交办,解决后,平台会将结果反馈给群众并征询意见。

  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受到广泛好评。

(责编:赵欣悦、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