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出“就地过年”鼓励政策 哪些城市哪些人群有补贴?
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温璐、郝孟佳)近日,天津、河南、深圳等地出现的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引发关注。新春佳节渐近,全国已有多地明确部署疫情防控措施,在提倡“非必要不返乡”的同时,多地已陆续发布就地过年的补贴政策,通过发放补贴、消费券等方式让民众安心过年。
【北京】
1月25日至2月15日(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期间,北京市将开展春节家政服务市场保供行动(简称春保行动),以保障春节期间北京家政服务市场的供应稳定。北京市商务局将根据企业留京提供服务的家政服务员数量对企业给予奖励,最高可奖励50万元。
【浙江】
浙江杭州,1月12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发改委等单位召开春节期间留杭省外员工“送温暖”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春节期间留杭优惠政策,包括电子消费券、留杭大礼包、文旅惠民、通讯优惠等政策。
浙江绍兴上虞区支持员工留虞过年,对符合条件留虞的市外员工(以社保缴纳为准)给予每人1000元补贴。
浙江温州提出支持企业采取适当发放留岗补贴等方式,吸引外地员工留温过年,对于企业留温过年员工人数50人以上的、100人以上的,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留岗补助。另外,温州市还鼓励企业推行员工弹性休假、错时休假。
浙江金华市制定出台《金华市区留金人员暖心促消费方案》,拟在春节期间开展留金人员暖心消费活动,为相关对象发放消费券。本次消费券发放对象为在金华市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并在金华市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的非浙江户籍人员,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包括政府性质建设主体)员工,发放对象约10万人。根据方案,符合条件的发放对象每人将获得16张50元面额共计800元的电子消费券。每消费满100元可抵用一张,允许叠加使用。消费券使用时间为2022年1月20日至2月20日。
浙江义乌明确,春节期间,全市所有停车场免收停车费、市内公交车免费乘坐、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
浙江宁波鼓励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保障住宿、改善就餐环境等措施,提高留甬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性。对202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期间在我市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重大项目施工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工作,且2021年12月在甬缴纳社会保险的非我市户籍员工给予专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员工专项补贴由企业代为申报,属地乡镇(街道)审核,经“甬易办”平台发放。
【安徽】
1月8日,安徽合肥发布《2022年春节期间稳岗留工专项行动计划》,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合肥市将向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间留肥,在合肥市重点用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工作,且在合肥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安徽省户籍员工发放“留肥红包”,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
2022年1月10日,安徽芜湖市发布《芜湖市“百分之一工作法”2022年春节期间稳生产稳就业专项行动措施》,将开展“政策大礼包”发放行动,倡导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芜过春节、重点项目过年不停工,提供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含公交、轻轨)服务等。其中,芜湖市对全部“一套表”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非芜湖市户籍留芜过春节的员工,按照200元/人的标准给予过节补贴,每户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江苏】
无锡滨湖区发布了《滨湖区关于鼓励企业留工稳产暖心过年的通知》,其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稳岗留工补贴和企业留人引人补贴,对春节期间,部分符合条件用于安排外地职工住宿的企业,可减免 1 个月房租。此外,还有多项景区优惠入园等福利政策鼓励外来人员留在无锡过年。
【广东】
为鼓励异地务工人员留在佛山过年,佛山形成“五大礼包”:“乐购”礼包派发1000万元现金红包,提供10000人次新春义剪服务,推动超6000家商户参与促销活动。“畅游”礼包派发10万张热门景点门票,举办过大年文旅惠民活动,推出90多项新春文旅惠民产品。“欢娱”礼包发放10000张电影套票,组织电影放映队送电影进园区、企业、工地,举办“我在佛山过大年”新春年俗体验活动、家庭亲子活动、“幸运脱单”活动,免费开放各类文娱康乐场地。慰问”礼包派发超10000份年货慰问包,为坚守岗位的广大员工送上1000盆盆菜,开展“工会送福进万家”挥春活动。“服务”礼包通过免费提供线上培训资源、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加强就业用工服务对接、持续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中心“不打烊”等方式,提供暖心服务。
【贵州】
《毕节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中提到,鼓励外出人员就近就地过节,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数量,对在毕未返乡就近就地过年人员给予适当补贴或慰问,做好因疫情滞留人员防控管理。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学习大国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