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大家谈|前沿
立足国情借鉴成功经验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如何?社会保障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如何完善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近日,“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道路”理论务虚会在京召开,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无论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还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都必须有稳定、完备的共享机制。”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社会保障制度正是这样的机制,它通过法定保障制度实现强制共享,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实现自愿共享,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异常重要、不可替代的基本制度安排。
郑功成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与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定型不仅会贡献出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文明,而且会成为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情况,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介绍,中国社会保障实践历史悠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国进入到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何文炯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历史启示:一是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二是现代社会已将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作为基本人权,国民社会保障权益由工薪劳动者逐步扩展到全体国民,未来还需继续提高制度覆盖范围及保障力度;三是中国具有独特文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需注重保留优秀传统文化;四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今后的社会保障改革中对更多实质性利益的调整需继续坚持渐进式改革原则。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表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道路应当遵循三个逻辑:一是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出发,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导向逻辑;二是将政策重点聚焦在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的体制机制上的理论抽象逻辑;三是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有机结合的政策实践逻辑。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玲提出,中国社会保障要借鉴国际、国内社会保障发展的教训,借鉴中国圆满举办冬奥会、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经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大数据时代,国家应该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来主导和整合社会保障大数据平台,让全体人民享受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李玲说,应充分利用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和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通过全民共建实现全民共享,多为底层人民服务,将更多的人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探索出高质量、全覆盖、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