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重庆北碚区江北中学教师唐元元积极参加志愿行动——

“我只是这次扑灭山火的一滴水”(奋斗者正青春)

本报记者  蒋云龙
2022年09月01日05: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山火已经不远了,火烧树木“噼里啪啦”的声响如在耳畔。44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加上山火的热浪,熏得人站不住脚。重庆北碚区歇马街道卫星村冯家曹组的一条小路旁,唐元元和30多名志愿者弯着腰,不断挥舞手中的刀具,正要开出一条隔离带来。

  这名28岁的重庆北碚区江北中学的女教师说,之前从没干过这么辛苦的活儿,但是看着不远处的山火,只恨自己砍得还不够快。

  战山火,这一战就是7天。

  “看到树林成片成片地燃烧,心里真的很痛”

  8月22日还是暑假,下午2点多,唐元元浏览手机时发现同事发了一条征集山火救援志愿者的通知:目前歇马街道需要大批志愿者,请自愿参加的老师入群。

  唐元元毫不犹豫报了名,随即和同事赶到山火附近的歇马街道集合。

  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们迅速分组,分头进山。唐元元所在的第七组一共6人,赶到山里指定位置时,已是下午4点多。他们拿起柴刀斧头,立刻和村民们上阵砍树,希望开出一条山火越不过的隔离带。

  “热!太热了!”唐元元回忆。但是没人退缩,不管是当地的村民,还是远道而来的志愿者,大家的心情比天气还要焦灼。“这是我们的北碚,我们的缙云山。看到树林成片成片地燃烧,心里真的很痛。”唐元元说,他们累得眼前发黑也不想退,就一个劲喝藿香正气液,防止中暑。

  一干干到天黑,大家才停下来。这条隔离带,已经开出了400多米。这时候是晚上8点多了。唐元元和同事在酷暑的高温和山火的威胁下,不吃不休干了将近4个小时。

  “回到村里,当地给我们准备了盒饭。大家拿饭的手都是颤抖的。打开饭盒,又因为太累完全吃不下。”唐元元说,看到累极了的他们还想步行返回,一名村民主动驾车,将他们送到了集合点歇马街道办事处。

  和出发时相比,门口坝子里的人更多了,送来的物资堆积如山,不少人在来回搬运。唐元元也不回家了,她和同事们加入队伍,又干到了晚上12点多。

  “我不累!还有哪里需要人”

  8月23日,尽管前一天很劳累,但是唐元元依然醒得很早。早上6点多的时候,群里发来了消息:“紧急集合,急需人手。”她叫上同事,奔赴山火救援一线。

  “搬运了一批灭火器到山火前线以后,志愿者在一线已经做不了什么了。”唐元元说,但志愿者们没有回家休息。接下来的3天里,大家响应群里的呼唤,奔赴一处又一处的救火现场,“我们听微信群和现场负责人的指挥,哪里需要人我们去哪儿,需要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从人和水库,到歇马街道农荣村,再到璧山区八塘镇……她和小组的志愿者同事们一次又一次走小路、翻山坡,将急需的物资送到一线人员手里。

  “啥子辛苦哦!我只是背物资上山,和别人比算得上什么。”唐元元说,很多志愿者都是90后,还有很多00后。这些年轻人没一个喊苦喊累的,都争着要向前。

  最经常听到的对话,是负责人看大家实在太累,喊着“没事儿了,你赶紧休息下。”眼前一张张淌着汗水的年轻面庞却毫不在意:“我不累!还有哪里需要人?”

  高温、山路,挡不住这一颗颗年轻而炽热的心。

  8月25日凌晨,山火烧到了公路边缘。疲惫的唐元元又干了一个通宵,往家走的时候天都快亮了。“只容单边通行的山路上传来阵阵轰鸣,我们错车让路,看到本地的武警、消防,带着外地救援队伍的车一辆又一辆快速前来。他们远道而来,赶赴一线。”唐元元说,“当时心一下子就安定了,我们知道有希望了。”

  “要不要水,要不要吃的,要不要药”

  唐元元说,一线的救援人员很辛苦,作为志愿者,将后勤保障支援到位是应该做的。

  水、食品、药品、口罩、灭火器……大量物资汇聚到了缙云山下,什么都不缺,但是送到没有路的山火救援前线,很难。在北碚这次救援中,小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大量的摩托车手自愿前来。有很多摩托车都开不上去的地方,志愿者们排成一长排,形成人力传送带,或者手提肩扛,也要送到一线。“看到自己背上山的面包被战士们吃进嘴里,亲手把口罩给一线人员戴上,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唐元元说。

  “尤其在晚上,山路漆黑难行。山上万一缺水、缺吃的,要运上去就更难了。”唐元元说,她和同事好几次都是夜班,背着物资边走边喊,“要不要水,要不要吃的,要不要药?”

  翻开唐元元的朋友圈,8月22日是一个分割线。在此之前,这个姑娘妆容精致、青春时尚,经常去旅行、去运动、去聚会。8月22日之后,她经常浑身灰尘,绑着一条被染成灰色的绿色毛巾,走在山路上,累极了就一屁股坐在山坡上。

  “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只是这次扑灭山火的一滴水。”唐元元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1日 07 版)
(责编:白宇、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