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
提振信心,让消费暖起来热起来
本报北京3月15电(记者王海磬)3月15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提振消费信心”展开。
活动现场,中消协发布了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消费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满意,超半数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保持消费升级,对消费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总体较为乐观。62.9%的消费者认为未来一年家庭收入将增加,预计家庭消费支出增加的比重要高于预计储蓄增加的比重,消费动能释放趋势明显。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些信息都释放出消费者积极正向的消费预期,消费动能和潜力释放的趋势值得期待,消费市场预计将持续回暖升温。
在消费维权方面,近八成消费者对消费维权经历表示满意,消费维权意愿有所增加,选择“默默忍受”的比例连续两年下降。当前消费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其中个人信息泄露最为困扰消费者。此外,有28.3%的受访者认为消费中浪费现象(如餐饮浪费)比较严重;有26.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谣言多发问题相对突出。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维权还有不少难点待化解,如维权程序复杂、举证困难和维权成本高,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供了参考。
主题活动现场,中消协发布了2021—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聚焦时下消费热点、维权难点,包括消费者客观差评商家不构成侵权、跨境电商域外管辖条款效力认定、社区团购团长承担销售者责任认定、保险公司滥用“疾病释义”条款免责、平台派单模式中物流公司赔偿责任认定、电信服务欺诈、教培合同“超期余款不退”条款效力认定、二手汽车消费欺诈、预付式消费中经营者转让债务的责任承担、老年人旅游安全保障责任等。
结合本次调查,中消协建议,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统筹协调线上线下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各项政策和促消费举措的精度、温度和力度。二是持续推进消费环境建设,统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与消费环境法治建设,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力解决个人信息泄露、预付式消费跑路、“价格刺客”等热点问题。三是大力提振消费信心,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消费体验,创造消费便利,改善消费预期,着力消除信息不对称、信任感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倡议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理性、文明的维权习惯,崇尚勤俭节约、抵制餐饮浪费,减少过度包装和生态环境污染。四是倡导“消费者优先”原则,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和交易规则,强化服务保障和支持体系建设,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全社会发出“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倡议宣言,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凝聚维权合力,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让广大消费者在安全放心消费中尽享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