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省级全覆盖

在家门口享受更便利生活(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王 珂
2023年09月21日06: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喝一碗新鲜豆浆,到社区菜店挑选几样青菜,来社区便民中心修一修小物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家门口的社区商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月6日,商务部对外公布,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70个已经确定,加上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实现省级全覆盖。

  此前,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取得哪些进展?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哪些难点、堵点?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发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前两批试点地区已建便民生活圈2057个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启动。截至今年6月底,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便民生活圈2057个,涉及商业网点45万个,带动社会投资440多亿元,带动就业300多万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4200多万人。更加便利的消费,更加全面的服务,给试点区域的居民带来实惠。

  网点布局优化。一方面,重点补齐便利店、菜市场、早餐店及维修点等短板,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另一方面,着重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养老服务、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网点,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社交、健康需要。有条件的社区商业网点推动专业化运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例如,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推广,让居民有修车配钥匙等需求时“看得见、找得到”。

  商业业态丰富。有条件的社区,重点发展邻里中心、商业中心等综合型设施,配齐业态,满足“一站式”消费。一些新建社区发挥街区优势,让居民在消费的时候,走一走、看一看,舒心愉快。对于一些资源禀赋弱的老旧小区,引导盘活闲置资源,灵活“见缝插针”,把移动商业设施作为补充。例如,江浙沪地区积极发展邻里中心、社区食堂、社区工坊、亲子中心等便民业态,推广智能售货机、智能快递箱和即时零售等;北京探索的公交车卖菜,受到居民欢迎。

  服务功能拓展。首先,鼓励便利店等节点,搭载代收代发、上门服务等项目,一店多能;其次,推广“线上下单+就近门店配送”新模式,发展即时零售,服务到家;此外,鼓励数字化便民,普及无接触服务、自助结算、自助售货、小程序平台等技术。例如,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推出便民生活圈智慧平台,购物、餐饮、服务、文体等412家商户入驻,实现“针头线脑”小物件和“小修小补”微服务“一览点位、一键导航”。

  服务质量提升。大型连锁企业下沉社区,目前试点便民生活圈网点的平均连锁化率达到32%。大型物业公司发挥产权集中和近民优势,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生活服务”。例如,湖北武汉市引导企业对自持物业统一运营管理,为居民提供零售、配送、洗护、家政等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保障;浙江杭州杨柳郡好街的绿城物业,围绕打造“社区会客厅”,引进新业态,提升服务品质。

  把居民需求清单转为项目清单

  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行动计划》将相关工作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开。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从全国范围看,在城市外延式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是相对不足的,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商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些城市社区还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科学、设施老旧、业态传统、服务单一等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利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有没有”的问题多数得到解决,还需要努力回应“好不好”的关切。例如,一些新小区入住率不高,商业配套招商还不齐全,生活不够便利。一些老旧社区,商业设施老旧、业态传统,由于历史原因,改造提升的空间有限;老年人占比较高,相应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还不足。

  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从以下方面推动《行动计划》加快落地:

  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工作标准,坚持“因城施策、一圈一策”,以“基础型、提升型、品质型”分级分类进行便民生活圈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为项目清单,对标对表研究“补什么、如何补”,将居民满意度测评作为评价衡量工作成效的“金标准”。

  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经验,培育形成一批典型社区和重点企业案例,推广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模式和经验做法。

  细化系列可操作可落实的工作举措,分期分批对第一、二批试点进行评估和复核,鼓励地方建立市长(区长)负责制,制定实施方案,协调支持政策。

  强化工作落实落地落细的政策保障,通过盘活利用资源、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保障措施,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消费的便利化、品质化水平,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1日 0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