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以案促治,“唐十八陵”保护升级

2024年06月19日08:58 |
小字号

本报讯(记者郝雪 通讯员马浩云)“以前,蒲城县唐帝陵陪葬墓屡遭盗墓分子破坏,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举步维艰。这些年多亏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检查,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使文物犯罪活动受到了有效遏制。”近日,在陕西省检察院召开的“依法惩治文物犯罪 守护三秦历史文脉”新闻发布会上,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天奇对该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惩治文物犯罪典型案件给予肯定。

“唐十八陵”是指陕西关中地区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均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月,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发现唐景陵陪葬墓被盗。由于涉案人员众多、案情复杂,蒲城县检察院依法介入侦查,并邀请县文旅局专业人员组成办案团队。经查,犯罪嫌疑人先后盗掘唐桥陵、光陵、景陵陪葬墓等,盗得唐代汉白玉哀册(三级文物)21块,属于帝后或太子级别皇室成员配享的高等级随葬品,并盗得唐代陶人佣(三级文物)2个。

“该案犯罪嫌疑人来自三省五市,多次团伙作案,如果想精准指控犯罪,必须厘清每起犯罪活动中每个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及作用。”为此,办案团队与公安机关多次研讨会商,邀请文物专家赴现场实地勘查,引导公安机关强化犯罪证据搜集等。在多方合力下,被盗文物被及时追回。

2023年10月,法院判处被告人刘某甲等16人不等刑罚。为强化田野文物保护,检察机关就强化陪葬墓群监管职责、设置监控、安装警报器等问题向文物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陕西省检察机关结合办案深入查找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文物、文旅、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提出整改建议。针对文物犯罪中出现的地下文物交易活跃等新问题,及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拍卖行、古玩交易市场、网络平台等的监管力度,逐步推进交易市场源头治理。2023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214件,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出公告或征询意见172件。

来源:检察日报

(责编:马昌、梁秋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