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法官之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诉讼服务全面发展

陶然
2024年06月20日08:3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小字号

推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全面发展,应当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进智慧诉服;坚持多元解纷,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坚持服务升级,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时刻牢记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以公平正义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以高效司法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一直是人民法院的追求和实际行动。立案登记制以来,长期困扰群众的立案难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切实增强了当事人的司法便利度和满意度。然而,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全面发展,提高立案流转效率,让公平、正义、高效更加具象化、可感化,这是当下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推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全面发展,应当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进智慧诉服。新时期,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全面推进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努力建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一是线上诉服不打烊。全面建设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提供立案、咨询、预约、办事、调解等在线服务,诉讼事务可以全流程、全天候“掌上办”“网上办”“智能办”。二是立案服务多元化。通过完善网上立案工作流程、畅通移动微法院、开展网上立案培训、开通12368热线、公布法官联系电话等,为人民群众提供咨询查询、联系法官、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等多元化立案服务。三是跨域立案解民忧。积极部署开展跨域立案服务,全面推动建立就近受理申请、数据网上流动的跨域立案联动办理机制,当事人可就近选择任意一家人民法院申请跨域立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坚持多元解纷,全面推进诉源治理。构建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格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的改革举措。一要发挥府院联动功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明确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等职责分工,在政府主导下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加强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学习培训,明晰权责清单,推动真抓实干,促使诉源治理走深走实。二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创新诉调对接机制,突出地方特色,着力打造“法院﹢N”工作模式,切实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审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路径。三要快慢分道高效解纷。通过“智能分流﹢人工识别”相结合的方式更准确进行案件繁简分类,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审判团队,配强配齐审判辅助人员,从而实现简单案件分到速裁团队,复杂案件分流至专业化审判团队,形成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立体化审判格局。

三、坚持服务升级,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有效举措,也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一是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做到涉企民商事案件全流程加速办理,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容缺立案。通过“立案容缺受理﹢首办负责制﹢ 一次性告知﹢跟踪回访服务”等组合机制,建立集受理、办理、反馈、回访为一体的工作闭环,补齐立案服务的短板,确保群众、企业立案“最好不用跑、最多跑一次”。三是私人订制法律服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依托巡回审判点和便民服务点等平台,与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矛盾化解、联合党建等私人订制法律服务,为企业提出查处漏洞、防范风险、完善合规、规范经营的司法建议,最大限度避免诉讼纠纷,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

(责编:马昌、温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