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人民网“求真”栏目

暑期迎来“驾考热” 警惕这些诈骗套路

2024年06月21日13:4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周静圆)随着暑期的到来,驾照考试也迎来高峰期。每逢这时,总有个别不法分子打着各种旗号,实施诈骗。人民网“求真”栏目整理了驾考相关套路,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套路一:“代考驾照”、花钱“包过”

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发布“代考驾照”的广告,谎称不用练车、不用考试,花点钱就能直接拿到驾驶证。等受害人上钩,添加不法分子的联系方式后,便被要求收取“报名费”“代考费”等各种费用。当钱款转入指定账户后,不法分子便消失不见。

【提醒】驾照考试有严格的流程,并且无捷径可走。考试会通过人脸核实考试人员身份,同时全程录像,所谓“代考驾驶证”“考试包过”等均不可信。

套路二:“低价”收学员

这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往往以驾校低价收学员的幌子,让受害人签约缴费。但合约条款往往模糊不清,后续则会以“燃油费、模拟考试费、加时练习费”等名目,对受害人进行收费。也有些驾校会在收取大量学员的费用后突然倒闭或卷款逃跑,导致学员面临维权无门、人财两空的风险。

【提醒】正规驾校都会有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且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等。报考者不能一味求低价,否则容易落入诈骗陷阱。同时,还要慎防“黑驾校”的圈钱套路,即收了钱,不培训,甚至卷款跑路。

套路三:虚假网站办理假证

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驾校的代办人员,制作虚假网站,并向受害人提供驾校实地照片、当地车管所与某银行的“资金流水截图”和车管所工作人员的视频,让受害者相信对方的“专业”与“渠道”。受害人缴纳保证金,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后,便会收到一个“驾驶证”。当受害人来到车管所查询后,才得知自己花了大价钱到手的驾驶证系假证。

【提醒】花钱买来的“驾照”,肯定是不合法的,被查处一定会受到严厉处罚,况且没有学到驾驶技能,贸然开车上路不但扰乱道路交通秩序,还严重威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侯鑫淼表示,目前正是驾考高峰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不法分子利用报考者急于拿证的心理实施诈骗。此外,初次报名的新生学员对于驾考流程规则不够熟悉,缺乏深入了解,信息不对称下,很多人容易受“快速拿证”“花钱包过”等一些虚假信息的诱惑,从而掉入陷阱。

“求真”栏目提醒,要通过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进行报名,并多方核实驾校资质,切勿盲目缴费;如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维护自身权益。

(责编:温璐、邓志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