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法官,司法真能救助我吗?”

2025年01月02日09:22 |
小字号

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右手,李大爷愁得吃不下饭。

事情还要从去年4月说起。在上海市松江区某农机厂上班的李大爷有天接老板电话,让他在赵某进厂卸货时帮个忙。随后李大爷便在赵某指导下协助系绳子固定货物。不想赵某误以为李大爷已离开,未观察确认便启动了叉车。随着一声痛苦的惨叫,李大爷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瞬间被叉车削断,小拇指最上节也被削断失踪……后经鉴定,事故造成李大爷右手2-5指离断伤,其中2-4指离断均超过近侧指间关节,已构成重伤。

很快,公诉机关以赵某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提起公诉,李大爷也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庭审中,赵某认罪认罚,但是基于赵某未能赔偿等情况,公诉机关建议对赵某判处实刑。

案子来到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余厚海犯了难。判决不难,但赵某的人生将从此“塌陷”,而李大爷的损失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经济补偿,后续索赔还将面临更多讼累。法槌敲下的,不仅是案子,更是每个“当局者”的人生。还有调解的可能吗?

“法官,不是我不愿赔,实在是没能力。家里老人生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老婆得照顾老人孩子,全家就靠我一个人挣钱。”当余厚海找到黝黑瘦削的赵某时,他面上满是无奈、悔意。

“法官你看看我的手,这几根手指完全没知觉,治疗花了很多钱,更耽误挣钱。我还要养两个孙子啊!”这边,李大爷伸出手,无助地叹气,让步的调解方案余厚海怎么也说不出口。他知道虽然断指已勉强接上,但对李大爷的伤害难以磨灭,日后的困难也可以预见。

面对着两方 “难”人,余厚海在判决与调解间反复纠结,审理无奈陷入了僵局。

“法官我相信你,你说咋办咱就咋办!”忆起会面时李大爷真诚的信任托付,余厚海感到“压力山大”。

余厚海一边查询相关规定,一边委托赵某户籍地司法局对赵某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赵某家庭情况确如其言。李大爷提交的材料也能证明其生活困难。终于,余厚海确认本案属于国家规定的司法救助情形之一。

可当他欣喜地把这个消息告知李大爷,才发现李大爷并不知如何申请司法救助。“别急,我来帮你。”余厚海开始了数次对李大爷的申请指导与司法释明工作。

“法官,司法真能救助我吗?”李大爷疑问的背后,是对未来的深深担忧。

“只要有一丝可能,我们都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后,困难都显得渺小了起来。

“好,你说怎么弄我就怎么弄,我信你!”余厚海一遍又一遍的努力,让李大爷看到了希望。

两周后,李大爷依法申请到了一笔司法救助金。在此基础上,赵某一家也多方筹措,成功向李大爷进行了部分赔偿,终于获得李大爷的谅解,李大爷申请撤回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松江区法院也采纳了公诉机关调整后的量刑建议,对赵某判处了缓刑。判决生效后,赵某十分感谢法院给了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已开始接受社区矫正。

“自受伤后,我的生活跌入低谷。一筹莫展时,是承办法官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和希望……我不仅体会到了法官办案中的公平、公正,还有他的热情、善良。”李大爷抱着锦旗,扛上贴着“感谢信”的大木板,赶来法院向余厚海表达谢意。

案件办理能得到当事人的认可,余厚海很高兴,但他更高兴的是,大家的生活都在回归正轨。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

(责编:薄晨棣、马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