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从田间地头到海外市场(神州看点)

2025年02月13日06: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河南信阳商城县

  丝瓜络出海

  本报记者  朱佩娴

  “叮叮叮……”深夜,河南信阳商城县电商产业园一间办公室里,接连不断的网上订单成交声,让杨淑娟喜笑颜开:“我们这儿农村挂在篱笆上的家常物件,在海外能卖十几美元,现在卖得特别火!”

  杨淑娟是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商城县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

  她所说的“农村家常物件”,就是丝瓜络——丝瓜成熟后,经过晾晒、剥皮、去籽,变成了信阳农户家的天然清洁用具。

  商城县位于大别山区,不靠海不沿边,如今却闯出了一条从田间地头到海外市场的路子,开发出包括清洁用品、文创用品、宠物玩具在内的60余种产品,带动超过3000人在当地直接就业,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2024年,商城县丝瓜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3700万元,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想用我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助乡亲们销售特色农产品。”杨淑娟回忆,2016年,她带着一群90后小伙伴返乡创业种丝瓜、卖丝瓜络,从最初的6人小团队、60亩试种到如今80多人的公司、全县种植面积突破万亩、12个乡镇建成丝瓜络种植基地,杨淑娟团队探索出“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她心怀感恩:“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几个年轻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如何发掘农产品特有市场?杨淑娟说:“带领团队转变思路,从‘我们选产品’变成‘市场选产品’,市场上什么东西好卖,我们就卖什么。”2023年,杨淑娟团队又投资建设3000平方米的丝瓜络产品加工厂,成立了自己的设计、销售团队。

  “乡村是干了就有希望,还会藏着惊喜的热土。”杨淑娟说。

  

  贵州铜仁江口县

  抹茶出大山

  本报通讯员  李中迪

  2月10日,贵州铜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生产车间,一台台球磨机正将灭菌后的碾茶磨粉,细密的抹茶粉末渐渐铺满机器出口。

  “2月5日复工以来一直加紧生产,主要给海外订单赶制产品,2月15日有一批抹茶将出口日本,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也在紧锣密鼓生产中。”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方强介绍。

  2024年,依托江口县贵茶产业园内“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贵州抹茶不断拓宽海外市场,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抹茶销路越来越广,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53岁的抹茶种植大户陈春莲是村民口中的“女强人”,在江口县太平镇经营着500余亩茶园。

  一年里,陈春莲和村民奔波在茶园和工厂间。春季采茶生产,夏季修剪,秋季开沟施肥,冬季管护追肥……当地数百名村民进入茶园、工厂务工,仅工资收入就增加100余万元。

  标准制定和政策推动,为抹茶产业走出大山注入澎湃动力。2018年,贵州省发布意见,明确把贵州抹茶树立为省级公共品牌重点打造,制定贵州抹茶省级地方标准;2021年,贵州编制“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将铜仁列入优质绿茶抹茶出口加工产业带;2022年,贵州进一步制定做大做强抹茶产业推进方案,为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保障。

  目前,贵茶集团抹茶年产量超1200吨,产值3.02亿元。2025年,贵州将推动建设抹茶食品加工厂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延伸抹茶产业链。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