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深度开发“原字号” 培育壮大“新字号”(话说新农村)

晓 眷
2025年02月21日06: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做足做活农业“从头到尾”大文章,既要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安全供应,也要注重向终端消费品精深加工延伸,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食品加工、农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业已不仅仅意味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从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费需求看,发展农业也不能再只注重种、养这些“初字号”“原字号”,而是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努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把农业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大产业,挖掘产业全链条的增值潜力,既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供给。

  其实,对于这“一头一尾”,广大农民也有自己的体会。在农村采访就经常听农民念叨,“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那么,到底该怎样“头尾”呼应,延链、强链,做好农业增值这篇大文章呢?

  从产业链条看,“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粮、畜、农在前端,食、肉、工在后端。发展好后端,前端是基础,是前提。可喜的是,前端的“原字号”农产品供给越来越有保障。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都供应充足。与此同时,链条后端也越来越有看头,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水平不断提高,三产发展也日益火热。2024年前6月,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加9.8%。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依然面临资源量大链短、头强尾弱、头尾脱节等问题,要将资源优势、粮食优势、农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富民优势,既要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生产、安全供应,也要注重向终端消费品精深加工延伸,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些年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贡献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河南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增值,需要有“跳出农业看农业”的眼光,把精力从“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延伸,努力让农业农村更有看头,让农民尝到更多甜头,这样才能真正从头到尾、头尾呼应做好产业增值。

  眼下,春耕备耕自南向北陆续展开,广袤的土地正孕育新生机。做足做活农业“从头到尾”大文章,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1日 18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