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巨野工笔“画”出绿色产业

2025年02月24日08:29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近日举行的“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精品展上,山东省巨野工笔牡丹画再次成为参观者争相“打卡”的亮点之一。对于如何推动下一步工作,巨野县书画院院长程军伟告诉记者:“与高校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加强沟通联系、畅通对接渠道,在书画人才培训、博士站提升、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AI和巨野工笔牡丹画大数据开发和应用、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增强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的吸附力、美誉度和影响力。”

从2015年巨野县书画年创产值3.5亿元到2024年年创产值45亿元,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到了“黄金期”,文化“两创”力量在巨野得到更大化释放。

为推动文化“两创”和乡村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巨野县书画院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国花牡丹创研中心博士站,联合中国工笔画学会挂牌成立了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研究院,聚集了国内书画行业高端人才。同时,巨野县还制定了“请进来+走出去”画师提升机制,定期邀请国内工笔画领域顶尖名家名师前来巨野授课指导,年培训指导本地画师6000余人,每年选派300余位画师到中国工笔画学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研班学习,提升本地画师技艺水平。近10年间,巨野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8人增加到24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从10人增加到14人;省级以上书画家由47人增至180人。众多书画家在中美协、中书协举办的各类书画展中斩获大奖。

近日,在巨野县章缝镇高庄村村民李兰芝家的两间画室里,几名农民女画师正加紧赶制李兰芝刚刚接的一批订单。今年44岁的李兰芝,18岁开始学习牡丹工笔画绘画技艺,结婚之后,凭着在娘家掌握的工笔画基础,在家中开辟了两间画室,并培训了20多名本村和邻村的家庭妇女通过绘画增收,目前巨野县有农民女画师1万余人。

如今,在巨野,上到古稀老人,下到垂髫孩童,都能拿起画笔画牡丹。据了解,巨野县书画院每年培训职业画师3000余人次,这些农民画师的作品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县绘画专业镇由10年前的4个增长至8个,基层书画院由10家增长至65家,国内外销售网点由600余个发展到1000多个。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巨野县工笔牡丹画目前已形成可实现综合年产值45亿元的文创产业,从事绘画创作、装裱销售人员约1.3万人,2024年达2万余人。年创作品在全国的纯手绘工笔牡丹画的市场占有率达80%,并远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笔牡丹画已成为巨野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致富一方百姓的绿色产业。

作为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巨野工笔牡丹画在继承中国工笔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工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工整典雅,画中牡丹枝繁叶茂、色彩饱满、栩栩如生,凸显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

2018年,巨野县书画院创作的巨幅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这幅宽1550cm,高420cm,寓意新时代繁花似锦、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巨幅工笔牡丹画,成为国内外媒体镁光灯聚焦点。紧接着,《锦绣春光》《盛世中华》《国宝献瑞》《盛世长虹》等巨野工笔牡丹画作品先后亮相中国进口博览会、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国家会议中心国礼展厅、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等处,多幅作品被联合国国际组织永久收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魅力。2020年《国宝献瑞》被收入国家会议(上海)国礼展厅,2021年《花开盛世》精华版被收入人民大会堂……海内外目光开始聚焦山东巨野,聚焦巨野工笔牡丹画。

“推动巨野工笔牡丹画等做强品牌、拓展市场……”2025年初,巨野工笔牡丹画被写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山东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目前山东省已将巨野县报送文旅部申请第二批全国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全国文化样板。据悉,5年内,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目标为综合产值100亿元。(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王亮 侯晓晴)

(责编:梁秋坪、温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