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山东潍坊:主动融入大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31日08:35 |
小字号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跟进强化司法服务保障举措,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两级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坚持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全流程同向发力,找准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尊商重商、护商安商,为护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搭建“法院﹢”平台,联动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祥胜公司是潍坊某景区的投资商,在开发和建设景区过程中,占用了盛和村的山林地、荒坡等。双方就占用荒山、荒坡费用问题产生纠纷,多次自行协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2024年5月,盛和村委会将祥胜公司起诉至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判令祥胜公司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还景区内占用的山林地、河流,并按照每年3500万元的标准,赔偿自2009年起至实际返还之日止的损失5.25亿元。

标的额达5.25亿元的涉农村土地纠纷,一头是村民集体利益,一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怎样找到最佳平衡点?

收到盛和村委会的起诉材料后,潍坊中院决定将“府院联动”列为第一解题思路,并第一时间联合当地市委政法委,及时启动多元解纷市级联席会议,组建起包括镇政府等多个部门在内的解纷团队。

摸清纠纷原因、制定调解方案、阐明利害关系、明确释法析理,多轮面对面、背对背调解……在解纷团队的多元联动下,盛和村委会与祥胜公司重新签订30年的荒山承包合同,双方长达15年的利益纠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深化多元解纷、充分释放联动解纷效能,2024年以来,潍坊中院创新打造“法院﹢”机制,搭建起“法院﹢工商联”“法院﹢金融”“法院﹢住建”等平台,畅通与全市190余家商协会、2万余家民营企业联络渠道,促进涉企纠纷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在全市设立13处金融调解中心,并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老窑匠”城乡建设调解中心建设,并将其纳入“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平台,指导化解住建领域纠纷1074件,涉案标的额25.5亿元。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护航企业创新

向上集团公司所属的某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其减速器和刮板机等煤炭机械设备荣获“山东名牌”称号。向上集团公司发现有冒充该公司品牌的产品在销售,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件起诉至昌乐县人民法院后,办案法官梳理案件时发现,截至案发,假冒被害企业商标的减速器和刮板机已经生产了200余台,向全国各地销售,总金额达1300余万元。这背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条。

昌乐法院坚持有效打击与服务保障并重,对被告单位及12名被告人综合运用主刑和罚金附加刑,严厉打击假冒驰名商标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同时,法官多次向被告人释法明理,督促其退赔损失,成功为向上集团公司挽回经济损失770余万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潍坊市两级法院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惩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协同,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模式。2024年,全市法院共计审结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案件2400余件。此外,为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潍坊中院还制定出台了《关于依法服务保障“品牌潍坊”建设的意见》,着重加强对潍坊知名标识、核心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调研,积极提出立法建议,被市人大采纳并列入2025年地方性立法计划。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法律不能“打白条”。案子胜诉了,判决不能兑现,企业权益就得不到兑现。

2024年以来,潍坊市两级法院着力在兑现权益上下功夫,组织开展涉企案件“执行不到位、案结事未了”专项治理,以重点案件为突破口,对以企业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开展集中治理。交叉执行、协同执行、执破融合……一项项创新执行举措,让“纸上权利”换成了“真金白银”。

“一年多了,厂区终于交付了,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感谢法院,谢谢!”申请执行人高密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该公司对被执行人某环保公司名下位于高密市的一处土地的使用权及8879平方米建筑物具有优先受偿权,但是,案外人某金属公司长期占有该场地,并以各种理由及方式多次拖延腾退。

该案原本由高密市人民法院审理并执行,为打破地域限制、破解执行难题,潍坊中院作出协同执行决定书,由高密法院与昌邑市人民法院共同执行。在两级三家法院协同推进下,2024年10月,某金属公司主动联系搬迁人员完成了搬迁腾退。

据了解,2024年以来,潍坊中院推动将涉企案件“执行不到位、案结事未了”纳入全市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作。同时,集中力量攻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执结涉企案件1.73万件,执行到位57.93亿元。

推进涉诉信访化解,确保诉求有人听认真办

卓悦公司系临朐县招商引资企业,但该公司在转型过程中与多方产生纠纷。公司法定代表人侯某将企业转让给苏某,并约定分期付款。因资金不足,苏某与刘某等人相约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后来,合伙人为争夺公司经营主导权发生矛盾,导致公司停产,苏某也不再按约定向侯某支付余款。同时,租赁了卓悦公司部分场地的临沂某公司也受纠纷牵连而停产。

2022年7月,侯某以卓悦公司名义将苏某诉至临朐县人民法院,要求苏某返还企业资产并赔偿损失。各方矛盾迅速激化,衍生出10余起民事、行政、刑事案件。

为一揽子解决问题,临朐法院成立工作专班,积极争取县委、县委政法委支持,召开府院联动会议,协调相关职能单位,促进企业转型,协助企业办理了转型后的规划、环评、资质许可等手续,为综合化解各方矛盾奠定了基础。

经深入调查了解,办案团队发现,案涉纠纷均直接或间接围绕苏某和刘某之间展开,而侯某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已无意继续经营企业。于是,办案团队将确定公司的实际经营者作为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多次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并反复磋商,最终确定由苏某接手公司,退还其他合伙人部分投资款,从而彻底化解了卓悦公司的纠纷。之后,临沂某公司也与相关当事人达成和解,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该案是潍坊市两级法院开展涉诉信访化解“百日攻坚”行动的成果之一。本着“事要解决”的原则,2024年4月,潍坊市两级法院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开展涉诉信访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坚持“一事一议、一案一督办”,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妥善化解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潍坊市两级法院还推出“周三约访”制度,从2024年4月开始,每周三,两级法院领导公开轮流约访,面对面听取当事人申诉,确保企业和群众诉求有人听、认真办。截至2025年2月底,共公开约访41次,接待群众437人次。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将立足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着力打造办案质量、效率、效果‘质效三优’品牌,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潍坊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成涛说。(记者 闫继勇 通讯员 孙明欣)

(文中祥胜公司、盛和村委会、向上集团公司、卓悦公司系化名)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温璐、梁秋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