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南山:聚焦司法需求 护航建工行业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本地生产总值连续12年位居广东省区(县)第一。全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更是热火朝天、日新月异。2025年新年伊始,全区共有36个项目新投入建设,371个在建项目正全速奋力抓进度。
南山区各项工程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的背后,离不开司法的有力护航。近年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聚焦辖区工程建设领域司法需求,坚持专业化审理与参与社会治理并举,“治已病”“诊未病”“防再病”并重,全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保障辖区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南山区全力冲刺“万亿级城区”目标保驾护航。
联动解纷,保障项目平稳落地
“这一次,项目真是活过来了!”2024年12月,南山区某房地产项目正式开盘售卖,看着营销中心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景象,项目负责人老林感慨万分。
2022年9月,该房地产项目因所涉建设单位股权变更,引发股权转让纠纷。南山区法院立案后,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对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权中的部分产权份额采取保全查封措施。因项目开发商未能提供任何担保用于保全置换,项目运行一时陷入停滞。亟待项目开盘回流资金的投资方、开发商等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考虑到该房地产项目在建楼盘均已封顶,符合申请预售许可的相关条件,为避免保全措施影响项目进程,在区委、区委政法委领导下,南山区法院紧急召开专项会议,与各方当事人、区住建、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在几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新采取“解封宗地—办理预售许可—预查封房产”的保全变更措施,各部门各节点环环相扣,仅用时一天即完成从宗地解封、发出项目预售证到预查封46套房产的所有流程。
几天后,该房地产项目顺利开盘发售,当事各方也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项目开盘后,前两期款项现已支付到位。
该房地产项目平稳落地的背后,离不开南山区法院凝聚各方力量、助推辖区工程项目安全有序推进的心血和努力。
为精准服务“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2023年7月,南山区法院正式成立房地产司法审判保障团队,抽调资深法官组成房地产、建设工程领域案件专审团队。同时,深化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前端治理体系,与区住建、国土、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针对部分重点房地产项目,与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合力加强对建工企业全流程风险监管防控。通过案件审理和联动解纷工作,及时发现、化解、总结、治理房地产、建设工程领域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
针对涉众房地产案件及涉重点房企案件,南山区法院积极组织跨部门专业法官会议协同审理,并引入房地产领域、建筑工程领域专业技术类专家及相关行业协会等专业人员,建立房地产案件专家调解室、专家咨询库,推动建工领域纠纷多元高效化解。
专审团队成立至今,已妥善办理涉工程款结算、房屋买卖、房屋租赁案件2000余件,审理涉重点房企案件、拆迁安置补偿等涉众纠纷案件100余宗,推动64宗系列案件先行实质化解。
靶向普法,为企业精准“开方”
2024年12月5日,在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课”正在热烈进行中。
为保障产业园区的顺利建设,“面对面”解答建工领域司法疑问,南山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庞海婷邀请来自建工行业的40余名企业家代表、施工人员走进项目施工现场,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为主题开展普法宣讲,就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风险防范与建工企业代表开展深入讨论。
“听完庞法官这堂课,我们对施工合同风险防范有了更深的认知。以后公司在签订合同时,一定对款项计算、结算方式、支付方式等内容进行明确约定,避免模糊条款影响后续工程验收。”中建二局二公司负责人“课后”表示。
“要写好司法审判的‘后半篇文章’,需要法官充分总结利用审判经验、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做好以审促治工作。”庞海婷介绍道,为帮助更多建工企业识别防范项目建设中的法律风险,2024年12月,她带领团队全面梳理近年来涉建工领域纠纷特点、涉诉风险,邀请30余名企业家代表走进法院交流座谈,并汇总编写《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向辖区企业发放,电子文本全网公开供公众查阅,从源头减少建工领域涉诉纠纷发生。目前已发放《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控指引》2000余份。
为切实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针对诉讼中发现的法律风险,南山区法院各专业化审判团队常态化、针对性向相关企业发送《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导信》,对企业暴露的相关法律风险作出提示和指导,促进涉案企业“除痛去疴”、良性发展。
截至目前,南山区法院已向46家企业发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导信》,对涉诉较多的24家企业面谈指导,开展27场助企普法宣讲,惠及企业500余家。
审慎保全,营造助企“暖环境”
刘师傅从李老板手里承接了某高层住宅项目的部分土木工程,之后,刘师傅安排100多名工人为该项目作业。但工程还未完工,工人就被要求退场,双方就最终结算款起了争议,刘师傅遂将李老板以及项目的发包方、承包方、分包方公司全部诉至南山区法院,要求三家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同时提出了保全申请。
经过调查,刘师傅与李老板签署的是劳务分包合同,与三家公司间并不存在直接合同关系,且三家公司在此项目中对应的工程款均已结算并支付完毕。如果依刘师傅申请,保全冻结企业账户,将给三家公司后续经营造成不良影响。
考虑到事关百余名工人的工资权益和三家建工企业的正常运营,承办法官迅速组织开庭,判决违法转包的李老板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并向刘师傅释法说理。刘师傅最终撤销了针对三家企业的保全申请,避免了三家企业因涉诉影响经营。
建工案件往往涉及发包方、转包方、分包方、实际施工人、挂靠单位等多方主体,原告难以清晰辨别责任主体,导致参与工程项目的相关无责企业被动涉诉的情况常有发生。为平衡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及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南山区法院审慎采取保全措施,避免明显超标的查封,对不应保全、恶意保全、滥用保全的情况依法不予保全,并在全市法院率先试行“固定账户查封”“最高额银行独立保函”等替代性保全查封机制,为辖区多家建工企业释放上亿元流动资金。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我们在执行涉建设工程领域相关案件时,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以沟通为先,为涉案企业配合履行提出如实申报财产、分期还款、保理支付、召开债权人会议、防控法律风险等执行建议,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南山区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 吁青 李倩 通讯员 胡旦)
来源:人民法院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