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小节见党性(金台潮声·作风建设系列谈⑦)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苗传华多次违规收受个体建筑商所送礼金、消费卡;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交通局原党组成员、运输服务中心主任吕涵等人多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唱歌、住宿……日前,多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一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我们“小事不拘,终累大德”。小事小节绝非细枝末节,稍有放松就可能成为思想决堤的“蚁穴”,最终追悔莫及。
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面对人情往来与利益诱惑,是坚守底线还是随波逐流?是秉持艰苦奋斗本色,还是沉溺于奢靡享受?这些抉择往往在小事小节里出现。一条烟、一杯酒、一张卡,有时看似平常,却宛如一面面洞察人心的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初心的纯度、信仰的硬度与作风的尺度。对小事小节的态度,从来都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小事小节,不仅反映党员干部的品质与修养,更关乎着作风形象、关乎着人心向背。老百姓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充分表明领导干部时刻处于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下,其言行举止对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有着潜移默化却又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广大党员干部应秉持“检身若不及”的审慎态度,时刻在细微之处保持高度警醒,做到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这是实践得出的深刻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刹住“车轮上的铺张”,管住了那些以往有的党员干部习以为常、容易忽视的小事小节,迎来了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这进一步启示我们,抓作风建设就是要抓大不放小,就是要从小事抓起、从小节严起。唯有如此,方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作风防线。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小事小节的失守,本质上是理想信念的松动。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补足精神之钙,锤炼坚强党性。要持之以恒改造主观世界,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当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查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刻把握好小与大的辩证关系,切实在“小事”中锤炼党性,在“小节”处筑牢防线,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1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