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权益维护好

2025年05月18日08:57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为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近日,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加大涉老纠纷处置力度

   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司法保障。今后如何持续加大涉老纠纷处置力度?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比如在继承纠纷中,依法保护各类遗嘱形式,尊重老年人遗产自主处分权;在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方面,坚决打击养生保健品的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依法支持惩罚性赔偿。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出台多项司法解释,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解决亿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一是健全适老型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涉老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调解机制,构建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二是完善法制宣传机制。坚持和优化典型案例发布机制,推动全社会树立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三是建立惠老诉讼服务机制。依法准许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老年人口头诉讼,给予有效的诉讼服务指导和帮助;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通上门立案、电话立案等绿色通道;完善无障碍诉讼设施及服务,方便老年人参加诉讼。”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意见第七项“强化涉老纠纷司法保障”中明确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检察履职的相关内容。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坚持依法精准规范监督,推动解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比如在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各地检察机关突出监督重点,推动由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向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社会服务延伸,积极保障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在深化拓展涉老年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方面,各地检察机关以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国有财产保护等法定领域为依托,针对实践中老年人反映突出的养老服务、养老保健、养老投资、个人信息安全、养老资金监管等方面积极开展涉老检察公益诉讼,并以个案办理推动系统治理。

   “下一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指导办理一批相关领域高质效案件,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加强法治宣传,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难题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深入打击涉老违法犯罪

   当前,针对老年群体的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升级,对老年人合法权益造成威胁。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及化解处置等工作?

   对此,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部将持续深入打击涉老违法犯罪。在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基础上,依托各类专项行动,分析研究犯罪形势,推动源头防范化解,加大对涉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依法惩治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养老诈骗、涉老食品药品等突出犯罪行为。同时,积极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细致做好涉老年群体矛盾纠纷排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推动建立涉老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此外,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制度。及时发现、依法处置家庭暴力、虐待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完善落实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警情联动、告诫通报及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等机制,有力遏制减少家庭暴力,切实增强老年人安全感。

   “我们还将拓宽宣传方式方法,让抵制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涉老诈骗、涉老保健品犯罪等宣传进社区、进机构、进公园、进广场,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和典型案例,切实增强老年群体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说。

  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2024年以来,司法部、民政部持续深化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重点关注高龄、失能、困难、残疾等老年人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积极推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增强法律服务力度,加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对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对无固定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接受社会救助或司法救助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依法将符合条件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同时,司法部还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指导律师、公证行业把老年人作为公益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鼓励支持律师和律师行业协会参与老年人法律服务活动,围绕老年人需求,发挥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多元复合型人才队伍作用,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科学专业的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权益保障需求。

  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近年来,中国老龄协会积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老年人权益保护、老年人优待等重要政策的研究制定,深入开展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老年志愿服务、老年人监护等课题研究,组织实施涉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以及老年人防诈反诈等活动,努力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老龄社会法治环境形成。

   中国老龄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老龄协会将整合各方资源,继续出版通俗易懂的涉老法律知识手册、纠纷解决指引以及防诈反诈指南等宣传资料,制作“守护夕阳”等普法节目,持续发布老年维权典型案例,深入基层开展“老年普法万里行”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法治意识与自我维权能力,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意见印发后,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纳入有关部门任务计划和工作要点,形成老龄办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强化工作指导,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评估和统计调查,推动各地将老年人权益保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加强工作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地方民政干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能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说。

   (光明日报记者 任 欢)

(责编:代晓灵、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