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时习之丨暑假兼职 这些法律知识要牢记


暑假来临,不少同学希望通过打暑期工积累社会经验、赚取零花钱。不过,在体验工作乐趣的同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梳理暑期兼职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助力大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暑假工与用人单位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暑假工与用人单位之间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暑假工的权益不受法律保障。双方可签订劳务合同,约定工作时间、地点、报酬支付方式、劳务范围等事项。若未签订劳务合同,也务必通过聊天记录、录音等方式留存证据,以便维权。
未满16周岁可以打暑假工吗?
一般情况下,严禁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打暑假工。
用人单位扣押身份证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若遇到用人单位要求扣押身份证,同学们应果断拒绝,坚决说“不”。
打了几天工想辞职,可以拿到工资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不过,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及时支付工资报酬,若拒不支付,打工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暑期工的工资标准有无相关规定?
暑期工不属于劳动法范畴的劳动者,也并非以打工作为谋生手段,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并不适用于暑期打工的学生,但根据公平原则一般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暑假打工期间出现工伤怎么办?
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合法的劳动者主体资格,暑假打工不算就业,与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范畴,不能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往往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尽管不以就业为目的,但暑假工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劳务关系的相关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