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飞出青春音符(暖相册)


![]() |
音乐治疗师们带领老人们唱歌。 |
![]() |
侯小雨(左)、王瀚林(右)带领老人们唱歌。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又到周四下午,北京某养老社区,10余位老人围坐在一起,举起手中的沙锤随歌曲打起节拍。被他们簇拥在中间的,是3名演奏着吉他、铃鼓等乐器高声领唱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被称作音乐治疗师。
“这是每周一次的音乐小组活动,通过和老人们合唱经典老歌,在互动中观察他们的注意力和即时反馈,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音乐治疗师王瀚林说。
截至今年5月,在这家养老社区,音乐治疗师们已累计服务3.3万余人次,接受该服务的老人年龄在70至97岁之间。
“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服务体系,结合音乐治疗中的有效干预方法进行身体、精神、情绪、社交、认知功能的健康促进,作用各不相同。比如针对有睡眠障碍的老人开展音乐干预治疗,帮助他们进行放松,改善睡眠质量。”王瀚林说。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今年已经是他投身这个行业的第十一年。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我希望把自己的情感,用一首首动人的乐曲传递给这些可爱的长辈。”正如王瀚林所说,在这个社区,老人们和音乐治疗师的关系不仅是患者和医生。
“闺女,今后有时间,欢迎你们常来!”一天的音乐干预治疗结束,82岁的刘女士轻轻拍着音乐治疗师实习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治疗专业研二学生侯小雨的手,声音逐渐哽咽。这一天,是侯小雨在这个养老社区音乐治疗临床实习期的最后一天。“阿姨,我也很舍不得您,以后有机会的话会回来看您的!”和刘女士告别,侯小雨转过身,偷偷拭去泪水。
“每当来到社区和这些可爱的长辈在一起,我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王瀚林说,“通过音乐治疗,我们见证了许多老人从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到慢慢打开心扉,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一段又一段的经历也不断给予我们温暖,激励着我们用爱和音乐帮助更多的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4日 1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