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
安全感UP!上海公安法治建设的新实践


守一座城,护一方人。近日,记者随公安部组织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市。上海公安通过不断推进精准打击防控、系统协同治理、便民政务服务等工作,正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蓝鲸”护企工作站
“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
“上海警方对企业的重视、支持和服务精神,让我们安心、暖心,更坚定了我们在上海加大投资的决心。”扎根中国的某外资企业有关负责人用亲身经历点赞上海公安。
原来,2021年底,上海市长宁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在辖区企业“敲门问需”时,发现该外资企业有一条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线索。而后,警方克服侦查取证等难点,成功侦破这起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产权公司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安全、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诉求。2024年4月,为进一步提升经侦警种保护营商环境质效,服务上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公安经侦部门会同市工商联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并运行了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
上海市松江区“蓝鲸”护企工作站。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精准预警、精准打击、精准处置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经济犯罪……一年来,上海市公安经侦部门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累计破获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等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400余起,为企业提供千余次法律援助,开办助企服务座谈会130余次,帮助100余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9亿余元。
“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
融合治理 让司机放心充电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出行需求增长,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管理挑战。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上海市嘉定公安分局创新推行“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模式,以真新街道为试点,将“微网格”管理延伸至新就业群体,通过主动警务实践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
上海市嘉定区真新“驿路有我”充电站。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这里不仅能充电,还是我们的家!”网约车司机邵师傅告诉记者,在“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给汽车插上电就能直接回房间休息,电充满后,管理员会帮忙把车挪开,省时又省力。记者了解到,“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位于上海G20外环线旁,平均每天为700辆网约车提供充电、餐饮、休息服务,并为200名司机提供固定住宿。
上海市嘉定区真新“驿路有我”党群服务点。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嘉定分局真新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吴佳俊告诉记者,“微网格”通过落实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机制,会同交通、劳动、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驻点咨询答疑、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镇”。
“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0
政法协同 让案件办理更规范
信息采集室、远程示证室、全自动管理的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场所……记者走进上海市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看到“专业办、集中办、合成办、智慧办、安全办”的案件办理流程规范明晰。
从过去办案民警奔波多地、忙碌于讯问之外的事务性工作,到现在全程“流水线作业”,传统执法办案的模式正在被重塑。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真光路派出所民警张毅铭介绍,近年来,普陀分局不断深化“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智能化水平迭代升级,全力打造政法协同大平台以及“市县主战”的载体和抓手。
今年3月底,普陀警方处理了一起同事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王某与李某因工作琐事发生肢体冲突致李某受伤。警方随即启动“三所联动”调解机制,组织民警、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伤情鉴定专家共同参与调解。通过专业解读赔偿标准、法律释明和伤情评估,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双方握手言和,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普陀分局通过推动地区‘政法云’试点工作,有效聚合公检法数据资源,实现证据材料、音视频全量线上流转,助推刑事速裁机制在中心落地,做到轻罪快判、简案快办,平均办案时长缩短近30%。”普陀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蔡俊明说。
从“蓝鲸”护企工作站,到“驿路有我”综合服务站,再到智能化升级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上海公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不仅构建起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警务体系,也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亮丽的名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