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残疾人关爱中心里,成天蓉每月交出4幅大中型蜀绣

“我要把家乡美景,绣在我的作品里”(稳就业·暖心故事)

本报记者 王欣悦
2025年08月21日06: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你别看我手是这个样子,再难的花样我都能绣出来!”重庆忠县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的绣架前,成天蓉正用勉强能动的大拇指和食指捏针,每下一针都得用变了形的食指关节抵住针尾,整条胳膊跟着发颤。

  仔细一瞧,她的双手变形得厉害,风湿性关节炎把指关节拱成鼓包。扣纽扣要花20分钟,拎起一桶10斤的食用油都费劲——可就是这双手,每月能稳稳交出4幅大中型蜀绣。

  在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大厅,顺着地面铺设的黄色盲道,沿着墙壁两侧设置的无障碍黄色栏杆,来到无障碍电梯内,电梯里有完善的盲文操作按键,距离地面的高度也比普通电梯低。中心二楼,就是成天蓉工作的地方。这里有近1000平方米的无障碍办公区。卫生间设置有防滑地面、应急报警装置;墙面拐角处贴着防撞条;楼梯扶手起点、终点处的地面设有凸起的金属垫,组成盲文引导。

  2005年,正在经营餐饮店的成天蓉手指关节红肿疼痛,被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为了省钱,她耽误了治疗。病情迅速恶化,关节损伤严重,最终导致肢体二级残疾。因成天蓉生活无法自理,前夫和她离婚,原先生意还算红火的餐饮店也归了前夫。成天蓉四处求职,却因残疾处处碰壁。尝试过多种工作后,2019年,忠县残疾人服务中心的一通电话给她带来了转机:“县里有个残疾人关爱中心,你愿意去上班不?”

  经服务中心推荐,成天蓉来到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蜀绣车间工作。这里邀请非遗传承人培训残障人士制作定制化手工作品。“刚开始,别人绣一朵花要2小时,我得花大半天。”成天蓉说,于是她每天提前到车间练习。后来,她在第二届“忠州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三峡刺绣”组现场竞技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忠州工匠”的称号。

  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工作人员潘利华介绍,中心设置了蜀绣区、互联网就业区、康复区、培训区等,“中心设置的残疾人岗位,除了绣工,还有网站运营、客服、数据标注等。”目前,有50余名残疾人在此工作。

  成天蓉在中心交了不少朋友,一起学习蜀绣的黄春梅便是其中之一。肢体残疾的黄春梅从小很自卑,成年后把自己封闭在家。参加蜀绣技能培训之后,她发现残疾人也能和普通人一样工作。如今,黄春梅每天乘坐公交车出行,出门逛街、购物变成稀松平常的事情。“工作对我来说不仅意味着收入,更是和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黄春梅说。

  2018年至今,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共举办83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员超过2700人。“忠县通过建立以同路残疾人关爱中心为代表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帮助适龄残疾人开发就业岗位。”忠县残疾人服务中心副主任乐晓琴说,今年忠县已新增残疾人就业90人。

  如今的成天蓉,心中有更大的梦想——把忠县各处美景都制作成精美蜀绣推向全国。“我要把家乡美景,绣在我的作品里。”她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1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