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理发五十六年,她和队友们攒下十五万余颗红豆(暖心故事)


![]() |
赵晓凤在为居民义务理发。 |
“来,戴上围布,咱理个好看的发型……”赵晓凤麻利地抖开围布,围在彭方定胸前。“一边理发,一边聊天,我们和晓凤有说不完的话嘞。”伴着电动推子沙沙作响,彭方定和赵晓凤唠起了家常。
84岁的彭方定和老伴住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萃苑社区,老两口腿脚不利索,赵晓凤每月上门为他们义务理发,20多年风雨无阻。赵晓凤今年也刚好84岁,义务理发,她已经坚持了56年。
“瞧瞧,可精神嘞。”理完发,赵晓凤把一面镜子摆在彭方定面前。“理了发,感觉俺又变年轻了。”看着镜子中的模样,彭方定笑了起来,“多亏有咱晓凤!”
挎上理发包,赵晓凤告别彭方定老两口,赶往下一户人家。这一天,她要为8户社区居民上门义务理发……
1969年,赵晓凤跟随丈夫来到东营定居。“晓凤,都说你手巧,你会理发不?”一次,劳动之余,有工友嫌头发长,耽误干活,赵晓凤找来推子、剪刀,给她理了发。谁承想,赵晓凤的手艺获得大家好评,打那以后,她就经常在田埂上为工友义务理发。
上世纪80年代,赵晓凤了解到小区里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成了他们的烦心事。赵晓凤想,既然自己有手艺,为什么不帮帮忙呢?她决定定期上门给有需要的老人免费理发。贾贵云、梁万敏、齐玉德……赵晓凤的理发包里,有一本满是褶皱的笔记本,她把需要上门的居民姓名、家庭住址等记录下来,排好时间表,按照顺序一家一家上门理发。
为卧床的病人理发是个辛苦活。赵晓凤时常要单膝跪地,架着胳膊,长年累月,她的脊柱出现侧弯。长时间攥握剪刀和推子,她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一到阴雨天就伴随阵阵疼痛。但赵晓凤不曾想过退缩:“只要有人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慢慢地,在赵晓凤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行动起来。2011年,在萃苑社区的支持下,“晓凤义务理发室”正式成立。这些年,理发室成员发展到300多人,由20家店面组成,服务范围辐射敬老院、环卫工人休憩处、银行网点及偏远乡镇。
傍晚时分,赵晓凤回到理发室。窗台上,各式各样的玻璃瓶里装满了红豆。赵晓凤从桌底的盆中抓起一把红豆,数出8粒,放入一个半满的玻璃瓶。赵晓凤说:“一颗红豆代表一次爱心,理几次发就攒几颗。”现在,赵晓凤和队友们一共攒下了15万余颗红豆。
现在,赵晓凤还经常到学校做志愿精神宣讲,每次去都要带上一捧红豆,活动结束时发给孩子们。“把爱心的种子种到孩子们的心里,鼓励他们把做好事儿的精神传下去。”赵晓凤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6日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