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确保民众安全出行——多地多部门强化汛期相关保障措施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多措并举确保民众安全出行——多地多部门强化汛期相关保障措施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连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致使多个省份交通线路运行受到影响。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影响,初步统计累计损毁超过160亿元。”在27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说。
面对今年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交通运输部会同财政部累计下达公路应急抢通补助资金5.4亿元。同时,持续加强汛期交通安全风险管控。
汛期,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进一步强化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大下坡路段等重点路段监测调度;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强化交通运输设施重点时段、关键部位驻点驻守……
“强化汛期交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李颖说,为确保民众安全出行,交通运输部配强工作力量,做好监督指导,督促新开工和在建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加强重点部位安全监测、做好风险防范。
完善“响应、巡查、管控”各环节措施。李颖介绍,依托“公路网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平台”,交通运输部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强降雨预警响应。
“接到红、橙色暴雨气象预警信息后,结合地形地质、路段特点,对是否采取封闭管控等措施进行重点研判,对未关停路段按不低于每2小时1次的频次开展巡查,并于降雨结束后48小时内维持相应巡查频次;针对关停路段,恢复通行之前,开展一次全面巡查。”李颖说。
汛期的湖北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充电站旁积水已没过脚踝。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供电员工们穿着绝缘雨靴,打着手电检查桩体防水密封性。部分地区道路被淹、工程车无法通行时,他们就踩着泥泞徒步赶往下一个站点,24小时不间断开展运维巡视。
“雨水倒灌可能会导致新能源充电设备短路,影响新能源车主充电使用,我们得用沙袋围堵排水沟,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水位。”国网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王壮指着监控大屏上的汛期实时数据说,针对极端天气,公司联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充电设施水文预警机制,今年汛期累计开展特巡102次,故障响应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在信息化手段强化安全预警方面,李颖表示,交通运输部强化道路运输、城市公交安全监管,指导做好道路客货运输以及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城市交通极端天气防御工作。
受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影响,部分地区航线停航。海南海事局组织船舶、海上设施及平台撤离2600余人,辖区涉客航线、水工项目均采取了停运停工措施,三亚辖区停止游艇及相关码头活动和作业。
“督促做好港口、航道等防汛防台风工作。”李颖表示,交通运输部指导港口企业落实人员避险、设备避风、货物避水等措施,加强汛期渡口、航道、通航建筑物和航运枢纽大坝等运行监测,确保安全。
全面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加强汛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一系列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措施持续发挥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组织做好交通运输防汛工作,全力保障汛期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颖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