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冻”了十年的产权“焐热”了

2025年11月22日09:10 | 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16-1703,5167.58……”11月15日,在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福鑫南郡小区,“支持小区消防完善工程光荣榜”上又添了一笔新的记录。工作人员工整地填写着房号和缴费金额,黑色笔迹在白色底板上格外清晰。这一幕,被驻足良久的毛师傅深深看在眼里。

“每次看到光荣榜更新,就知道我们离拿到不动产权证又近了一步。”作为该小区第17栋的楼栋长,这样的场景对毛师傅来说再熟悉不过。“过程确实不容易。但这是正义的事,大家怎么会不支持呢?”

这份信念,源自十年的等待,也来自十年的期盼。

2013年,为了离经营的鞋店近一些,毛师傅一家结束租房生活,买下了现在住的房子。“当时开发商说得天花乱坠,号称是芦淞区‘最豪华的楼盘’!”毛师傅带着一丝自嘲说道。

然而,2015年入住后,美梦迅速破灭。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小区消防设施不完善、房屋质量安全检测报告不齐、测绘数据不全……办理不动产权证,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消防管道里没水,就是个空架子。”毛师傅记忆犹新,“有一回,楼道里弥漫着一家老人熏腊肉的烟气,整栋楼的人都慌了,赶紧挨家敲门提醒。”毛师傅说,那些年,不安全感如影随形,“闻到烟味就害怕,从不敢让老人孩子自己在家,还在家里特意装了好几个安全电闸……”

不动产权证迟迟不到手,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

“2023年,我家老三报名上小学,别人家扫描不动产权证上传就行,我们得跑不动产登记中心开证明。”毛师傅的语气透着无奈,“一遍遍地解释,就为了证明这房子‘确实是我的,但又没证’。”

“我们做生意的,下半年资金周转量大。”毛师傅叹了口气,“看到好货想多进点,却没法抵押贷款,只能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

类似的困扰,小区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深有体会。“后来,我们业主选派代表去法院起诉,要求开发商办理不动产权证。”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请芦淞区人大代表闵昆鹏作为特邀调解员,对该系列纠纷进行调解。

经过走访调研,闵昆鹏发现,完善消防设施是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前提。“关键是要解决资金问题,更要重建业主的信心。”

在法院与庆云街道办事处的协力推动下,一套“党建引领﹢府院联动﹢基层治理﹢调解员”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多轮协商后,各方达成合意:小区800余户居民因物业服务缺位而拖欠的近307万元物业费,由小区志愿者收取后,转入社区开通的多方监管账户中,专门用于消防改造。

同时,小区党支部、芦淞区福鑫南郡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专班相继成立。芦淞区法院还协调株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株洲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芦淞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为小区办证寻求支持与指导。

“法院牵头,多方联动,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那段时间,毛师傅一边做生意,一边参加“敲门行动”,逐户开展思想工作,动员业主配合缴费。

“以真心换真心。每一笔钱怎么用、用到哪,都清清楚楚公示,大家慢慢就愿意支持了。”毛师傅说。

希望,在共同努力中渐渐明亮。2024年11月,小区消防工程完成招投标并启动施工。同时,房屋质量安全检测报告等关键手续也同步取得进展。2025年6月以来,作为试点楼栋的第17栋楼率先完成消防改造等工作,成为小区首个具备办证条件的楼栋,业主陆续拿到了来之不易的不动产权证书。

“红本本”不仅是法律上的确权凭证,更是开启新生活的钥匙。“现在看到好的商机,心里特别有底,随时都可以去申请贷款扩大经营。”毛师傅整理着店里新到的秋冬货品,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更让他欣慰的是,孩子未来升学再也不用为一张证明东奔西跑,“在线扫描提交,几分钟搞定。”

“现在睡得特别踏实。”毛师傅说,不仅是因为消防设施完善了,更是因为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份安心,正在小区里蔓延。17栋的成功经验产生了示范效应:16栋的缴费记录正在一栏栏增加;其他楼栋的业主们也主动配合,共同推进小区建设。

“用身边人调身边事”,芦淞区法院的这一工作法,成功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夜幕降临,福鑫南郡小区的灯火次第亮起。十年等待,一朝梦圆,法治的力量让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故事背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助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织密多元解纷网络,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性化解。

自2021年起,最高人民法院选编发布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为全国1万多个人民法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工作提供参考。2025年1月,多元解纷案例库正式上线,由最高法牵头,16家“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共建单位以及其他中央有关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各级法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中“协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部署,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2025年1月至9月,全国法院先行调解案件478.2万件,调解成功312.8万件,先行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率超过90%,前端解纷活力和效能持续释放。全国16个系统协同单位的调解组织在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案件68.2万件,多元解纷机制持续深化。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黄子娟、温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