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公安新闻

辛辛苦苦又一年 “管好自己的钱”

——电信诈骗方式汇总

人民网记者 封欢欢

2012年11月20日10: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编前语:近年来,各种电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狡猾的犯罪份子或假冒亲朋好友,或用改号软件等高科技手段,一次次得逞。年底将至,小编特总结出十余种电信诈骗方式请网友对照防范。

阅读之前,小编再次提醒您:不明来电在电话中提供转接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等部门的电话,一定是假冒的诈骗电话,千万不要相信。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在电话或网上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码、信用卡验证码、密码、网上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

骗子为使其诈骗目的得逞,总是以各种理由要求保密,并诡称案件涉及机密,要绝对保密,包括对家人都不能讲,甚至以还要追究其家人的连带责任来恐吓。

所以当您遇到上述各类情况时,凡涉及到向外汇款、转账,一定要与家人商量,并及时通过银行网点或者银行客服咨询电话及公安机关“110”进行咨询,切忌擅自作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辛辛苦苦又一年,“管好自己的钱和账号”才是关键。

手段之一: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门电话,以事主电话欠费、查收法院传票、包裹单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然后以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或需要调查等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目前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进行所谓核实、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

分享到:
(责编:封欢欢、张玉珂)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