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正式开学,可傈僳族女孩志梅8月31日就迫不及待来到新学校。尽管过去的一年,她不知道已经朝这里眺望了多少次,但真正置身校园,她还是被它的美丽大气惊艳到了。
“四年级和五年级,我都是在大兴地镇中心完小读的。那里距离这里有10公里,每次都是外公骑摩托车送我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这个新学校,又漂亮又离家近,上学的路,再不像以前那样坎坷漫长。”对刚刚开始的六年级,这个皮肤黝黑的女孩充满期待。
从云南省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泸水市六库镇出发,顺着怒江蜿蜒向上,大山之间的路越来越难走,到达大兴地镇维拉坝村短短30多公里,竟走了足足两个小时,一路陪伴的,只有狂奔怒号的江水和道路施工扬起的烟尘。
志梅的新学校就建在村口靠江边的一块缓坡地上。大门口,“泸水市格力小学”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围绕一圈的红色塑胶跑道;跑道的后面,三层大教学楼呈“E字”分布,棕褐色的屋檐和棕黄色的楼体,加上修饰一周的白色圆圈,颇有傈僳族民族特色。
学校西面大山的半山腰上,就是志梅的家。因为村里原有的维拉坝完小空间太过狭窄,只能容纳一到三年级,从四年级开始,志梅只能和小伙伴们一起转到大兴地镇中心完小就读,上一次学,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就要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狭窄的盘山公路一路颠簸,遇到下雨就更加难走,不时还有落石塌方的危险;外公八才付60多岁了,每每也不堪其苦。
转折发生在2017年9月,一天,志梅站在家门口向下看时,发现江边不知何时来了一帮带着黄色安全帽的人,远远看去像一群黄色的蚂蚁,在新平整出来的缓坡地上来回忙碌,让小小的村寨一下子热闹起来。后来,她才从老师的口中得知,辛勤的“蚂蚁”来自对口帮扶怒江州的广东省珠海市,跨越千山万水而来,正帮他们建设一所新学校。“新学校由珠海格力集团捐建,命名为‘格力小学’,明年开学就可以落成了。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回去继续读六年级。”志梅的父母就在广东打工,听老师这么一说,心中油然生出一股亲切,从那时起,她就不时朝下张望,眼看着那几座楼房一天天拔地而起。
一年来,来自格力集团所属珠海建安的“蚂蚁”们,克服平地奇缺、交通不便、建材难买、天气多变等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如约将期待变成了现实。新的上学路很方便,沿路下得上来,20来分钟就到了。报到后,志梅和小伙伴们在崭新的校园里跑着、跳着,东看看、西逛逛,无比兴奋。她们还发现了一间教室里,一排排从未见过的课桌上,中间有凹下去的小盆,上面有高高立起的水龙头。“我刚才去问老师了,这叫实——验——室!”一名小伙伴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大家一齐哈哈笑了起来。
大兴地镇中心学校校长王新凤(镇中心校校长,管着下面6所完全小学,格力小学是其中一所)更是掩饰不住地激动,她告诉记者,过去的维拉坝完小老旧狭窄,2400多平方米的校园装三个年级170多名学生,已是拥挤不堪;高年级学生只能舍近求远被分流到大兴地镇中心完小。新的格力小学占地1.7万多平方米,完全能够容纳维拉坝和周边团结、四排拉多等三个村委会的孩子读完整个小学,学生和家长再不用忍受往来奔波之苦。
第一年,格力小学全校1-6年级累计就已招收400多人,99%是和志梅一样的傈僳族学童。“不光大,而且功能设施齐全,从硬件上能满足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素质教育课程需求。”泸水市教育局局长尹智面露喜色地补充道,新小学和相邻的格力幼儿园总投资5000多万元,全部按照珠海市的标准建设,“今年我们泸水的教育目标是实现国家基本均衡,而这里,已经‘直过’到优质均衡标准。”
而珠海建安集团副总经理王定国、驻怒江片区扶贫项目总指挥谢洪江等一干大人,看起来比孩子们还要兴奋。报到日,各班班主任带着学生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了解新校园,他们也“傻傻”地排在学生队伍的后面,举着手机不停地拍。“那一刻,感觉过去一年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甘甜。”王定国说。
“志梅们”当然不会知道,丢下珠海的妻儿远赴怒江援建,谢洪江在家人身上做了多少工作,直到出发前两天,他才硬起头皮告知年近八旬的父母。有次途经保山市路段时,他看见人们正在救援一辆滚落山崖的车,这些援建路上的危险,他却从不敢告诉家人,每次通话都是报喜不报忧。
在后方,广东省、珠海市、格力集团等也是不遗余力。项目启动以来,格力集团也始终把格力小学及幼儿园建设视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紧推进,不仅“出钱出力”,更是“用心用情”。集团领导多次来到怒江,挂图作战、靠前指挥,并在财力、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高标准建成这样一所新学校,仅仅是珠海市对口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一部分。“易地扶贫搬迁是怒江脱贫攻坚最重也是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并且逐步致富?格力小学和幼儿园就是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的民生配套工程。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珠海市政协副主席、怒江州委常委、副州长、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张松表示。
珠海对口怒江教育帮扶,不仅是硬件的支持,更是软件的提升:近两年以来,珠海先后派出两批共37名教师到怒江支教,第三批38名支教教师将于新学年奔赴怒江;后者也选派多名骨干教师到珠海学校跟岗培训,两地学校频繁开展远程互动教研活动,培训怒江教师千余人次。今年,对于新建成的格力小学及格力幼儿园,珠海市香洲区又派来5名优秀教师,协助校方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师队伍水平,力争打造成全怒江州教育教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