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

技能人才需求旺盛(民生视线)

本报记者  李心萍
2021年03月19日05: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广东东莞市举行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上,参赛者正在进行工业机器人程序调试。
  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抢抓春光忙生产!春节一过,从四川到广东,从云南到福建……一趟趟务工专列、返岗专机、定制专车再次忙碌起来。

  接回老员工,迎接新员工。对不少企业而言,开工后的头等大事便是招聘,招聘过程中,最短缺的便是高技能人才。人社部数据显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也就是说,一名技术技能人才至少对应2个岗位。

  所谓“技工荒”,技能人才缺口有多大?缺的是哪一类技能人才?如何补足缺口?记者进行了采访。

  技能人才抢手

  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

  百万年薪!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一闭幕,多家企业第一时间向物联网技术专业冠军选手刘思雨抛出橄榄枝,最终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百万年薪突出重围,成功签下刘思雨。

  “我校2021届毕业生早已落实了就业去向,一毕业就可转正。”广州市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温志刚表示,学校毕业生的求人倍率高达6∶1。

  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杨海莹骄傲地表示:“有的企业会提前两年到学校预订毕业生,超过60%的学生会被企业提前一年预订,有的班级甚至学生一入学就被抢订一空。”

  …………

  技能人才有多抢手,由此可见一斑。“‘技工荒’现象的背后,是劳动力市场日益凸显的结构性矛盾。虽然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但制造业、服务业却面临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刘康说。

  日前,人社部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冶炼工程技术人员、铸造工、金属热处理工等岗位纷纷挤进榜单。其中,钢筋工、机修钳工、纺织染色工等岗位短缺程度持续加大。

  缺口有多大?

  看总量,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刘康说。

  看结构,“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人,但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这个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随着我国发展质量效率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

  这一点,东莞市鑫国丰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赵先生感受颇深:“虽然企业进行了技改,自动化程度再上新台阶,减少了对部分普工的需求,但对自动化相关技术人员的需求却大幅增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分析,未来制造业中的操作性岗位将逐步被工业机器人所替代,而生产现场的技术指导、工艺管理和产线运维等技能变得不可或缺。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生产运营的智能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员与工人、工程师与技师间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远期甚至将趋于融合,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

  人社部发布的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41.4%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明确要求。反映在薪资上,近年来相关岗位的薪水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鑫国丰机械有限公司的赵先生介绍,企业给钳工开出了7500元至9000元的月薪,如果是电控工程师,月薪更是高达1.4万元至1.8万元。即使是学徒,月薪也在4100元至5100元。

  壮大人才队伍

  抓培训、多培养,增加技能人才供给

  技能人才需求旺,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壮大技能劳动者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提高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础。”广西柳工集团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说,壮大技能劳动者队伍要存量、增量一起抓。

  抓源头,扩增量。目前,我国有技工学校近2400所,在校生约360万人,平均每年向社会输送约100万毕业生。刘康介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深受企业等用人单位欢迎,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刘康表示,虽然2020年技工院校实现招生160万人,创近9年来最高水平,技工院校办学实力稳步提升,但培养数量还远远不够。“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大各方对技工院校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技工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发展。”

  抓培训,提技能。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之成为技能人才,也是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有效举措。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以企业职工为重点,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出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百万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

  “接下来,职业培训的力度还须加大。”刘康说,“十四五”期间,要高质量、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政府财政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付费的多元投入机制,提升培训供给能力。

  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看来,要让职业技能培训真正发挥作用,还要注重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许玲表示,企业最了解对劳动者的技能需求,培训的效果更佳。只是长期以来,由于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培养动力不足。

  “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创新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使用方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的机制,鼓励企业主动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许玲说。

  培训方式要进一步创新。刘康表示,要依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订单式、套餐制培训,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有效提高培训质量。

  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受访专家表示,要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除了抓好政策落实,还要破除一些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比,技能人才仍存在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许玲说,特别是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的人才政策和管理制度,将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划分成两种人才类型,形成了两个互不兼容的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企业中,产业工人普遍面临职业发展通道窄、上升空间小等问题,这使得一线技能工人岗位缺乏职业吸引力。”酒钢集团一线技术工人杜均说,对一线工人来说,获得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后,几乎就触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激励保障,对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稳定性非常重要。”刘康说。

  ——破藩篱,畅通高技能人才多维发展通道。2020年,人社部印发意见,允许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农业、实验技术等领域职称评选,全面贯通高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表示,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界限,破除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天花板”,建立起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既有利于激发队伍的活力,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接下来,要逐步拓宽贯通领域,扩大贯通规模,鼓励企业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并行设置、层级互相对照,以提高岗位吸引力。

  ——提薪酬,提高技工岗位的吸引力。日前,人社部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要求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大力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经济待遇。

  受访专家表示,技能人才收入不高、待遇保障较弱问题长期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能型岗位的社会认可度,不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此,《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明确提出,高技能领军人才是技能人才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应提高其薪酬待遇,鼓励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

  “壮大技能型人才队伍,是利国、利企、利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对国家来讲,这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支撑。对企业来讲,这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对劳动者来讲,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障。”童天说。

  制图: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9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程宏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