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求真观察丨“网络水军”有哪些危害?听听专家怎么说

孝金波 郝萍
2021年04月16日17:1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假冒公众人物吸粉、捏造虚假信息造热点、组织有偿发帖删帖……近年来,各地查处的案件让“网络水军”屡屡“浮出水面”。 “网络水军”之害,在于传播有误导性、煽动性的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4月15日上午,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国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净网”专项行动,组织打击“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危害?网民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如何提高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力?听听专家怎么说。

案件回顾

2020年5月30日,广州网民“小岛里的大海”在新浪微博反映其就读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一年级身患哮喘的女儿被老师体罚致吐血送医抢救,并随文附有数张血衣的血腥图片。相关情况引爆舆论,登上热搜榜第一位,引发网民对复学复课工作、教师以及公安队伍的质疑。

接到报警后,广州网警迅速反应,立即联合白云区分局开展工作,全力调查“体罚”事件的真相。事发次日,查明网民“小岛里的大海”以100元增加一万转发、160元增加两万点赞等价格,共花费1260元从马某处购买为虚假微博消息转发、点赞、评论,以此吸引公众目光,达到诋毁他人的意图。广州网警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对社会发布公告,并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抓获虚假信息发布者刘某,以及位于沈阳的网络推手马某。

在对涉事网民“小岛里的大海”刘某以及网络推手马某深入调查的过程中,办案民警发现该炒热事件的背后,存在一个名为“起点社区”的“网络水军”团伙。广州网警立即联合白云区分局对幕后“网络水军”团伙开展调查,并迅速摸清其通过操纵大量社交账号实施批量代刷好评、阅读量及发布虚假评论等的作案手法。同时,为确保打击成效,办案单位积极与公安法制及检察院等部门开展研究,明确法律适用及取证方向,及时固定“起点社区”水军团伙炒作热搜的有关证据,成功找准打击该“网络水军”团伙的切入点。

经过一个月的深入侦查,收网时机成熟。2020年7月21日,办案民警奔赴山东,抓获涉案嫌疑人4名,现场固定了“起点社区”在多个网络平台提供刷单、点赞、转发、评论等炒作的电子数据记录,查扣电脑、手机、账务账单等一批涉案物品。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其雇佣大量网民炒作牟利、传播虚假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网络水军’通过各种手段肆意扰乱互联网秩序,一是侵犯了群众对真实事件的知情权,二是侵犯了被造谣对象的名誉权,三是部分不法分子在实施‘养号控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办案民警告诉人民网“求真”栏目记者,“网民雇水军炒作方圆小学生被体罚致吐血”这类事件涉及儿童校园安全,极易引发社会对教职工群体的误解,公安机关将依法加强对此类违法犯罪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利用网络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严惩不贷。

【专家解读】

记者:“网络水军”制造的流量是如何转化为收益的?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博导、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网络水军”制造的流量主要通过地下黑色交易渠道和平台变现为收益。在这个生态中就会涉及多层级各方主体,主要包括“服务”购买方、居间撮合方、虚假信息制作方、渠道传播方、“网络水军”组织方、资金支付结算提供方等多种角色。

记者:为什么要严厉打击“网络水军”?“网络水军”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危害?

吴沈括:“网络水军”可能侵害民众的公共信息权益、企业和行业的信用和品牌声誉,乃至社会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他们编造传播和操纵利用资讯可能引发公众恐慌、社会秩序紊乱等,具有极强危害性,需要给予严厉打击。

记者:从这个案例看,“网络水军”、雇佣者、传播和交易平台、网民是否应承担责任?

吴沈括:在“网络水军”的产业链下,组织者和雇佣者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网络水军”成员本身的行为已经触犯包括网络安全法在内的诸多法律法规,应当根据具体场景和情节承担相应责任;网络平台在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承担网络内容治理的主体责任,应当依法履行内容巡查、安全监测以及违法信息处置等法定义务,特别是如果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同样应当承担包括刑事责任在内的各种法律后果;对于网民而言,共同维护网络信息生态秩序是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要求,如果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恶意参与传播、对“网络水军”行为推波助澜,同样会受到处罚。

记者:网民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如何提高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力?

吴沈括:网络资讯信息来源复杂、良莠不齐,网民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应当秉持严谨、客观的态度,始终保持必要的鉴别力,特别是重大事项需要注意与权威信息源的比对核查,避免自己成为非法恶意信息的传播中介,同时积极抵制和及时举报网络虚假信息,共同维护真实可信的网络信息传播生态。

网警也提醒广大网民:不要轻信所谓的“网络水军”“有偿删帖”,做合格、守法网民。同时各单位也要规范网站运营模式、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法律意识,如遇类似情况,要及时报警,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责编:马昌、吴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