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关于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将出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行动计划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昨天继续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做好下半年工作,确保地铁19号线一期等7条段年底开通运营,出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完成全年8家区域性市场疏解提升任务,建成京雄高速市界至六环段等。
上半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55家
《报告》介绍,上半年,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有序推进。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55家、疏解提升区域性市场4个,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一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学生宿舍完工,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开展基础工程施工。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453个,完成72家核心区住宿业转型升级。出台拆违腾退土地利用指导意见,推动整治型拆违向精细化治违转变,拆除违法建设1336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533公顷,“留白增绿”及战略留白临时绿化465.9公顷。
同时,本市持续深化“两区”建设,251项开放举措落地184项,形成50余项全国首创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和项目。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改革277项任务完成过半,积极推进新一批加强版改革。
全力以赴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
《报告》提出做好下半年工作,其中提到,做好冬奥筹办“最后冲刺”,包括按期完成非竞赛场馆建设改造,推进场馆竣工验收、绿色建筑认证,加快疫情防控设施、临时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筹备国际赛事测试赛和国际训练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完善“一馆一策”运行计划、应急预案,加强5G+8K等科技应用。
同时,《报告》提到,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走势,有针对性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严格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管控和入境人员隔离管理,从严落实进口货物全流程预防性消毒措施,加快疫苗接种查漏补缺。
完成8家区域性市场疏解提升任务
《报告》提出,分批次动态梳理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任务清单,完成全年8家区域性市场疏解提升任务,制定大红门地区转型升级方案,推动中心城现存服装批发市场疏解提升。
全年拆除违法建设25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000公顷,“留白增绿”及战略留白临时绿化914公顷。实现二环路桥下空间和剩余37个代征代建道路路段移交,完成2000户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持续推进核心区住宿业转型升级。
确保7条地铁线路年底开通运营
《报告》提出,加大交通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地铁19号线一期等7条段年底开通运营,实现1号线和八通线贯通运行,新增运营里程54.5公里,力争S2-东北环线、城市副中心西段等市域(郊)铁路项目年底前开工,持续推进71个轨道“微中心”建设。
此外,还将加快东六环入地改造,基本建成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完成32公里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实现中心城区重要路口信号灯联网智能控制,建成全市统一的停车资源数据库,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实现全覆盖。
消除200个左右集体经济薄弱村
《报告》提出,以提低扩中为重点稳步提高居民收入。系统谋划促进共同富裕政策创新和工作举措,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北京特点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之路。出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此外,强化职业年金管理,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持续开展校地、校企联合招聘等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压实各区责任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实现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消除200个左右集体经济薄弱村。
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
《报告》提到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确保入园率不低于90%,制定实施中小学学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深化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建设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院前医疗急救设施至少增加到325个,实现地铁站、火车站、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全年建设2000张家庭照护床位、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启动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此外,持续深化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加大公租房、集体土地租赁房建设,推动闲置商业、办公用房改建租赁住房,确保年内筹集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政策性住房5万套、竣工8万套。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