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深耕法庭建设 夯实治理根基

——吉林省吉林市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纪实

2021年11月29日08:2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小字号

原标题:深耕法庭建设 夯实治理根基

  在老乡眼里,法官是这样的:他们时而站在苞米地里与老乡“碎嘴子”,时而坐在炕头上跟群众“掰饽饽说馅”……这些爱操心、爱管事的法官,就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的人民法庭。

  近年来,吉林市两级法院把握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原则,多处撒子、处处开花,收获了以巡回审判为支撑、多方参与为根本、智慧法院为依托的法庭工作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厚植法治土壤、注入司法肥料。

  巡回审判,构建便民诉讼服务圈

  “全体村民注意啦!全体村民注意啦!此时此刻,八道河子的法官就在村东头老陈家当院子开庭,有事儿咨询的抓紧去,到那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别讪不搭地在那添乱!”绑在黑漆漆木质电线杆头的大喇叭,打破了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杉松村宁静的清晨。

  在老陈家院内,闪亮的国徽悬挂在大门边的苞米楼子上,一张圆桌摆放在国徽下,两名法院干警正在圆桌前认真地记录着,办案法官正与老陈耐心交流。

  原来,这是一起因化肥款未偿还产生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因该案件欠款人居住集中且距离法庭路途较远,桦甸市人民法院八道河子人民法庭干警主动驱车前往该村,在村民家中现场开庭审理,并成功调解结案。

  为提供更方便、更暖心的司法服务,吉林市法院充分利用巡回审判的机动性,走遍辖区所有村屯,并根据辖区人口分布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先后推出“村部法庭”“地头法庭”“午间法庭”“假日法庭”和“夜间法庭”等特色法庭,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吉林市共设有20个人民法庭,56个巡回审判点,基本实现了乡镇法庭、巡回审判点建设的全覆盖,形成了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辐射全辖区的诉讼服务圈。

  法官进“格”,搭起司法为民连心桥

  “老孙头!你咋这么犟呢!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得替别人考虑啊。再说,这地在早就是村里的,你不能霸着不给呀!”村支书老李直皱眉。

  “孙大爷,别不耐烦,老支书说得对,这块地是村里的,你并没有使用权,咱快点交出去多好。如果再坚持下去,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舒兰市人民法院小城人民法庭庭长毛金凤说道。

  原来,柳树河村因修路占用了杨某家0.2亩菜园子,后将村民孙某家菜园边上的一块“老乡道”补偿给杨某,孙某以“老乡道”在自家园子边上拒不交付,村委会数次调解不成。为化解两家恩怨,法官与村干部进村入户为当事人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为及时解决群众纠纷,不让纠纷升级出“格”,吉林市法院以法官进网格为抓手,走进村组、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耕耘基层——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九站人民法庭还建立了“少数民族调解室”,永吉县人民法院岔路河人民法庭“七点前、五点后”去农户家走访调解,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乌拉街人民法庭建立“一员多格”纠纷解决和便民服务平台,蛟河市人民法院天岗人民法庭和新站人民法庭开展“666议事堂”模式的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桦甸市人民法院金沙人民法庭积极开展巡回审判、调解指引、普法宣传、诉讼服务、社会治理“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等。通过将调处关口前移,搭起司法为民连心桥,织密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网络,实现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科技赋能,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您好,我想立案。但我现在人在山东,回不去啊。”

  “没关系,您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立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近日,王某向乌拉街法庭打电话咨询立案相关事项,法庭干警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详细讲解了网上立案的每一个步骤和程序。经过一个小时的指导和沟通,远在外地打工并且对微信不了解的王立军顺利完成立案,避免了旅途的奔波与开销。

  近年来,吉林市法院借助互联网建设成果,以科技力量赋能人民法庭发展,为法官办案、群众诉讼提供智能辅助。改造后,不仅可以远程视频庭审,群众还可享受“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的在线诉讼服务,让老乡们也能体验到互联网司法新模式的红利。

  新技术带来新变化。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孙海波介绍说,“现在身处异地也能立案,相隔两地也能打官司。改革就是要让群众轻装上阵参与司法,及时感受公平正义。”

  2018年至2020年,吉林市各人民法庭总计收案21349件,结案21094件,结案率达98.60%,开展巡回审判492次,设调解组织36个,特邀调解员81人。诉前调解占一审新收案件数的29.20%,平均办案周期缩短了3天。

(责编:薄晨棣、马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