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生活更加便利,环境更加宜居——

旧貌变新颜  加速补短板(深阅读·农村人居环境新观察)

本报记者  辛  阳  邵玉姿  毕京津
2022年02月27日05: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代亭村,生态环境优美。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江西省吉水县白沙镇,孩童在巷道中玩耍。
  廖 敏摄(人民视觉)

  贵州省岑巩县龙江村,大地回春,人居环境优美。
  胡攀学摄(影像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自2018年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去年12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印发,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整治提升。

  近日,本报记者在多地调研,采访报道各地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扎实举措,展示广大农村旧貌变新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巨大变化。

  ——编  者  

  

  垃圾分类  整洁有序

  宽敞整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房屋……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周家庄村,家家户户门前放着一绿一黑两个小垃圾桶。

  “绿色是厨余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66岁的村民张雨兰是村里的保洁员,每天一早,她就会开着村里的垃圾收集车从村中心的小广场出发,挨家挨户收集垃圾。

  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在周家庄村村口西边,设有一处垃圾收集点,这是张雨兰巡村一圈后的终点。“村里的垃圾收集完毕就运到这里,由县环卫公司直接拉走。”张雨兰说。

  几年前,张雨兰最头疼的就是村里的垃圾问题。那会儿周家庄村每十户配一个大垃圾桶,有村民嫌远就会到处乱扔……去年,正定县开始推行“大桶并点、小桶入户、上门收集、集中转运”的处理模式,周家庄村成了县里第一批试点推行的村子之一。“两个30升的垃圾分类桶就放在家门口,村民推开家门就能扔垃圾。自打小桶入户后,村里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减少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宁宁说。

  “为化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在全县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置,还推动各村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比如40个饮料瓶可以换1块香皂,我们制定了垃圾兑换物品换算表,来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处置的积极性。”正定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国虹介绍,目前全县共有63个村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置,52个村实行了小桶入户。“今年我们会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吸引更多村民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曹国虹说。

  污水处理  干净放心

  2月12日一大早,辽宁省盘锦市四十里村村民吕世海来到村里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到处走走看看,再到河边遛遛弯儿,看着清澈溪流,老吕满意得很。说起这座小型污水处理站,老吕很自豪:“现在咱这儿跟城市的条件一样,污水处理村里就能搞。”

  今年58岁的老吕,家里有十几亩水田,除了种田外,还在自家屋前种些蔬菜,养些鸡鹅。从前过日子不发愁,就是生活污水处理很不方便。毕竟农户分散,污水收集难、管网成本高,家庭承担不起。

  为了解决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的难题,盘锦市积极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依靠财政专项资金,修建农村污水管网,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如今在盘锦,农村生活污水可以直接通过管网排放到污水处理站,13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38.6万农村人口受益。在吕世海家,东侧北屋里下水管网、防漏一应俱全,跟城里一模一样。吕世海说:“村里500余户人家基本都装了下水管道。”

  管网配套齐全了,可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改建之初,大家嫌麻烦,又怕返水有异味,积极性并不高。”老吕说。为了改进村民的卫生习惯,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讲卫生知识,手把手教村民污水阀门怎么用。看到处理后的水干净清亮又没异味,村民们慢慢想通了,主动要求讲卫生。

  经过多年的运行,污水处理设施稳定,出水水质达一级B标准。吕世海说:“检测人员告诉我们,污水经过处理,水质已经达到相关标准,浇菜种地没问题。如今,村里的水沟干净了,大家的日子也更舒心。”

  厕所改建  品质提升

  2月10日,河南省洛阳市夏庄村,白墙黛瓦,伊水潺潺。干净整洁的村子里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今年春节,孩子们在家待了整整5天,让我喜出望外。”60岁的张惠英脸上挂满笑容。搁往年,孩子们探亲回来,因为不习惯旱厕,很难在家多待几天。

  夏庄村位于城郊,乡亲们的生活算得上富裕。家家户户的门楼、庭院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唯独一个旱厕让人不舒服。“不雅观,也不方便。”张惠英说。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2019年,夏庄村启动了“厕所革命”。在村里党组织带领下,县里财政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群众出一点,500余户村民陆续拆旱厕、换水冲,生活品质一下子升了级。

  步入张惠英家的新卫生间,墙壁贴着瓷砖,干干净净,坐便器、热水器、洗衣机一应俱全,和城市家庭没有两样。

  “轻轻一按,哗啦一声,尽数冲走。夏天不臭,冬天不冷,而且随时可以洗澡。”张惠英非常满意,“现在孩子们回来,都愿意多住几天。”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洛阳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考虑村庄区位、人口规模、产业布局和未来发展,科学确定方式方法,推动厕所改建和生活污水一并治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市近郊村庄,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延伸覆盖;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连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在人口较少的村庄,则推广建设大型三格化粪池、无动力湿地、氧化塘等设施,实现生态处理。

  如今洛阳累计完成改厕58.1万户,对824个村庄实施了整村改造。随着厕所革命这块短板加速补齐,农村的人居环境也越来越美丽舒适。

  本期统筹:杨烁壁  

  版式设计:郭  玥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7日 04 版)
(责编:袁勃、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