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单家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村里游客多 村民腰包鼓(新春走基层)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夜幕降临,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炊烟袅袅。村民吴景景家的灶台上,麦香混着柴火气飘散开来。游客们围坐院内,等着她做的锡伯大饼出炉。
走出小院,稻田灯光秀与冰雪烟花映入眼帘,稻田小火车穿梭其间;锡伯族骑射表演、贝伦舞蹈轮番登场……这几日,单家村热闹得很。农文旅融合之下,这个锡伯族聚居的小村庄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没想到稻糠还能养生!泡一会儿浑身暖和,像被太阳晒过的稻田裹着。”长春游客刘女士说。“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稻糠,经过发酵成为养生浴料。”村民可玉说,“米糠酵素浴”现在成了村里的招牌项目。
“叮!”手机提示音响起,民宿管家李雪打开一看,“刚接了一个订单,客人点名要睡火炕、吃特色菜!”李雪的父亲正往灶膛添柴,铁锅炖大鹅的香气渐渐弥漫整个院子,“过去娃在城里打工,家里冷清,现在天天热闹得像赶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1年,经商有成、思路活泛的村民张爱忠高票当选大孤柳村党支部书记。“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必须得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张爱忠因地制宜,找准方向,带领自然村单家村走上了“以文旅促产业、以产业富村民”的路子。
如今的单家村,正朝着“田园综合体”的目标迈进——稻田画观光、冰雪乐园、艺术研学、康养民宿等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冬季,单家村接待游客15万人次,冰雪项目收入300万元。
坐在自家热炕头,村民刘会勤细算去年的增收账:将部分宅基地租给村集体年收入3000元,到企业打工月薪4000元,土地流转每亩年收入1000元,村集体以资产入股企业,村民年年得分红……腰包鼓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24年,全村人均增收4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
农文旅融合,发展加速度。单家村里的每一缕烟火,都升腾着村民对好日子的期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0日 0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