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丨把代表委员“良言”变为检察履职“良策”——最高人民检察院扎实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2025年02月16日19:30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把代表委员“良言”变为检察履职“良策”——最高人民检察院扎实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新华社记者刘硕、邢拓

  一些高铁站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不完善,有的高铁动车无障碍座椅设置无法满足残疾人出行需求,北京铁路检察机关走访调查后,向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以法治温度助力残疾人出行有爱“无碍”。

  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和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吕世明在去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特定群体权益法治保障的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收到建议后,指导地方和铁路检察机关精准规范开展无障碍环境公益诉讼,明确监督重点,并与相关部门协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吕世明代表既是问题发现者、建议提出者,也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成为问题的解答人,通过深入沟通和密切协作更好推动问题的解决。”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说。

  “办前先沟通,办中勤沟通,办结再沟通。”2024年,最高检共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214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84件,充分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合力调研,在共商中凝聚共识、推进共办。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曹司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提出了协同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的建议。

  “一些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不当现象,行政执法中发现某些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线索没有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如果不能及时惩治,会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很快,袁姝的建议被纳入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办理的以“强化行政检察监督,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为主题的重点督办建议之中。

  “最高检的承办人员一直和我保持密切沟通,耐心答复建议内容,还邀请我参加重点督办建议座谈会和研讨会,让我对建议办理落实过程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履职的积极态度。”袁姝说。

  2024年9月,一份内容详实的建议答复书送到了袁姝手中。答复书中写道,最高检将加强与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协同联动,继续推动完善全国统一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并将推动加强检察监督与法治督察、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等的配合协作,形成执法司法合力。

  为把代表委员的“良言”变为检察工作的“良策”,最高检各承办部门和承办人直奔问题去,力求把这些真知灼见及时转化成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具体举措。

  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特定群体权益法治保障。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承办人员与代表共同调研,调查核实问题线索,依法向相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承办部门积极拓展建议办理成果应用,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共享美好生活撑起“保护伞”。

  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将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一案一心理救助”纳入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厅承办人员深入调研、梳理情况,对提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还列明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大力度推动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工作。

  如何把建议提案办实?如何实现办理效果的延伸?最高检推动建议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解决型”转变,由“落实型”向“转化型”转变,邀请代表委员参加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乡村振兴专题活动等,并结合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发布典型案例;紧扣“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把建议提案中法治期待变成检察履职的目标任务。

  “建议提案既是有力监督,更是有效推动。”最高检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件建议提案,进一步加强跟踪落实,着力打通办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把建议提案中的好思路、金点子转化为依法能动履职的司法实践。

(责编:宋心蕊、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