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以来,宁夏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
营造增收致富“开门红”

“我去福建务工学会了数控机床操作,现在每月工资8000多元!”近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批外出务工人员从当地机场、车站出发,拎着鼓鼓的行囊,踏上前往福建、江苏等地的返岗复工之路。外出务工的队伍中,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村民张有明已是第六年踏上赴闽务工的旅程,他表示,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致富增收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超过80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10%以上。当地借助外部省份产业优势,推动劳动力精准转移,让务工经济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铁杆庄稼”。今年开春以来,宁夏各地通过深化省际劳务协作、强化组织输出、创新技能培训等举措,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努力营造增收致富“开门红”。
在银川市就业服务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国各个省份的用工需求信息,工作人员正根据该市各区县劳务中心报备的务工人员情况推送匹配岗位。目前,宁夏各地通过精准摸排务工需求,建立输入地企业、就业岗位和务工人员的信息清单,确保务工人员与工作岗位能精准匹配。
目前,宁夏已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签订130余份劳务协议,自治区各地采取“自愿报名、直达车间”的方式,为务工人员提供从家门到厂门的无缝对接服务。截至2月15日,各地已包车包机共计近百趟次向用工地输送务工人员。
“别小看这活儿,旺季一天能挣400元。”在中卫市中宁县的劳务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师万学琴正向村民演示枸杞修剪技术。“中宁枸杞技工”已是宁夏重点打造的劳务品牌之一。近年来,宁夏聚焦技术型劳务输出,围绕肉牛养殖、农田管理等技能开展“订单式”培训,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提升收入。
“政府帮我们外出务工牵线,还为我们贴钱买保险,太周到了。”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镇红星村村民马秀花介绍,宁夏为外出务工人员推出“铁杆庄稼保”这一人身保险,50元的保费,政府补助35元,她和乡亲们都参了保。在宁夏,这项保险每年有超过40万人次参保。此外,宁夏在主要的劳务输出省份已设立超过50个劳务工作站,对宁夏籍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定期了解生活状况、子女教育等情况,为务工人员消除后顾之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9日 1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