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村民组队“积分” 乡村治理“升级”(“融”观中国)

——“数字乡村新图景”系列报道①

本报记者 霍旻含
2025年08月11日05: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22
小字号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二东村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的“数字育苗工厂”内,农技员利用智能灌溉系统进行辣椒苗喷淋作业。
  邓良奎摄(人民视觉)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村民在使用“川善治”平台。
  图片来源:旺苍发布

  “川善治”小程序内置的“探索乡村”界面。
  “为村耕耘者”项目供图

  扫描二维码看“融”观中国主页

  乡村治,百姓安。《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中,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列为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要求加快管理服务数字化,推进“互联网+”、“智慧广电+”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如何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成为近年来各地探索的重点。

  数字平台如何普及?治理实效如何体现?围绕四川省推广“村级服务平台”的相关经验,记者进行了采访。

  

  “原来现实乡村也能像游戏里那样互动”

  安徽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魏佳瑶没想到,注册了老家四川绵阳天星磨村的村级服务平台“川善治”后,随手发的帖子竟然“火了”。

  她在帖子里分享了老家乡亲们发在平台上的“家长里短”。有人对村支书喊话:“没水进田,没法插秧!请支书协调处理一下。”村支书回复:“马上办理。”有人诉苦:“天不下雨,苞谷完了。”村支书在评论区留言提醒:“9组前期打的深井可以抽水浇灌玉米,要利用起来!”

  点开“川善治”小程序可以看到,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需要通过完成特定任务获取积分。村民要树新风、破陋习、提建议,村干部则要完成村民委托。分数能干啥?既关联集体分红、评优评先,也能用于在商店兑换日用品。

  评论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习惯了城市生活、热衷乡村模拟经营游戏的他们感叹:“原来现实乡村也能像游戏里那样互动!”

  “川善治”是基于“村级服务平台”开发的公益性微信小程序,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指导、腾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于2023年5月全域推广。截至今年7月1日,四川省入驻村庄2.8万个,服务村民866万人次。

  为什么这种模式能调动村民参与?秘诀在于积分制。

  早在2020年7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就印发了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有关工作的通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

  那么,积分制如何与数字平台碰撞出火花?腾讯相关负责人陈圆圆说:“是游戏‘上分’给了我们启发。”

  所谓“上分”,是指由游戏玩家通过胜利对局提升段位和赛事积分的系统性活动。为了激励用户把数字治理工具用起来,平台设置了“热情值”“经验值”等游戏化元素,分13个不同“耕耘者”等级,用于衡量村民、村子在平台上的活跃程度。2024年底,平台设立了“加油耕耘者基金”。

  “目前1个经验值可兑换1元人民币,每村每周的上限经验值是1000,一年能达到5万元左右,超过了很多村一年的村公经费。”这笔钱怎么用,必须公开、透明地讨论。超过100名村民表决,钱才会通过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进行款项拨付。

  据陈圆圆介绍,有的村用这笔钱给100名五保户老人送了棉衣、棉裤和保暖袜,有的村子给积分超市采购物资,还有村子用来修路……“‘积分制+游戏感’模式的目的,就是让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像打游戏一样轻松。”

  “现在经常是村民安排我们干部办”

  有人问:农村许多人习惯有事直接找村支书。推广数字治理平台,真的有必要吗?

  陈圆圆和同事认为,平台的作用,远不仅是把线下事务搬到线上,而是针对乡村治理中的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工具。

  十几年前,陈圆圆曾在一个偏远山村调研。

  “当时,村里要评低保户,部分村民认为村干部偏袒自家亲戚,虽然碍于面子,从不在村两委组织的会议上公开表达不满,但私下没少‘阴阳’村干部。”

  后来,村子建起了微信群,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天,矛盾很快暴露出来。

  面对群里的争执,村支书发了长长的文字消息,一一解答村民们的质疑,详细说明评选标准。谁对哪户有异议,随时提出来,村干部核实、修订名单。这一年的名单最终确定后,村支书告诉陈圆圆,这是村子评低保满意度最高的一年。

  这让她意识到,社会的快速变迁,正冲击着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治理方式。引入数字化平台,让基层治理现代化有了“破局”的可能。

  “川善治”的“村民说事”板块便是一个例子。点开小程序,这个板块格外活跃。其设计借鉴了浙江象山县的一项创新——将村子大小事务的决策,规范化为“说、议、办、评”四步流程。

  村民只需点击“我要说事”,就可以发起一项议程,不管是村庄发展,还是路灯损坏、水管破裂,都可以直接提醒村支书。村支书交由村委和村民讨论,再向村干部发起“交办”,待事情了结,发起说事的村民可以直接打分评价。

  开始时,有些村支书并不适应这样的工作模式。陈圆圆回忆:“有村支书找到我问,这个村民无理取闹,能不能把他踢出平台?”但慢慢地,越来越多村干部发现:只要把握住这个公开沟通的机会,做到有理有节,就能不断积累威信;当面对更有挑战的大事,村民们对自己就能更信任。

  “借助这个功能,我们还能收集在外务工村民的想法,帮助村子科学发展。”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富驿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平说。

  上线一年多,“村民说事”在全平台积累了12万件议事。村干部这样总结:“之前是干部安排村民干,现在经常是村民安排我们干部办。”

  “为乡村全面振兴累积‘经验值’”

  不少网友发现,在小程序里,还能看到每村的村规民约。

  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毛家镇某村为例:“不赡养老人扣50分”“歧视女孩一次扣20分”“婚丧事从简加10分”“自觉缴纳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加5分”……

  还有一些村子发展乡村旅游,把“房间带有民宿功能的加分”“公共场所抽烟扣分”等写进了村规民约。依托积分制,文明乡风正走进更多村民心里。

  除此之外,村级服务平台还在探索产业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相互促进。

  以游客身份进入小程序,可以在“探索乡村”板块查看每个村子的特色饮食、特色餐馆,乃至民俗活动,并为其打分。

  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张天佐长期关注村级服务平台的推广。他指出:“产业发展和治理有效相辅相成,一个村如果和谐稳定、有凝聚力,就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员力量。”

  “今年,我们尝试把积分兑换的助力金改为提供产业助力服务,比如设计文创产品、打造文旅地标、包装升级农产品等,为乡村全面振兴累积‘经验值’。”陈圆圆说。

(责编:牛镛、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