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湖北长阳:让土家山乡魔芋香飘更远

2025年08月13日08:23 | 来源:光明日报222
小字号

武陵山深处,群山苍苍。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榔坪村,村民李晓燕房前屋后的坡地上,一行行青翠欲滴的魔芋植株身姿挺拔,风一过,绿浪便荡漾开来。

“等到10月,地里的魔芋就能长到碗那么大了!”李晓燕比画着说,“因为家里人爱吃魔芋豆腐,每年总要种几蔸,自家留着吃。”

长阳是“中国魔芋之乡”,魔芋种植历史悠久。从最初房前屋后的几蔸“家常菜”,到如今形成覆盖育种、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深山里不起眼的“土疙瘩”,已成为带动一方、综合产值达30亿元的“金疙瘩”。

“魔芋热量低得很,每100克魔芋制品的能量通常不超过10千卡,比我们日常吃的米面低得多。”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代喆说,“它是典型的低热量、高纤维食材,对管理体重、调节代谢都有好处,特别是关注血糖血脂的朋友,日常饮食里可以适当加点。”

代喆还特别提到,魔芋富含葡甘露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亲水、增稠、稳定、凝胶、成模等多种理化特性,在食品、医疗这些行业里用处很广。

过去,长阳魔芋规模化种植受制于软腐病、白绢病等“拦路虎”。长阳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选育杂交魔芋品种,将花魔芋与白魔芋杂交,成功选育出抗病性更强的“远杂1号”“远杂2号”,也让长阳成为“国家区域性良种蔬菜(魔芋)繁殖基地”。

2008年,长阳建成全国首条即食魔芋膳食纤维生产线,填补了湖北“即食魔芋膳食纤维”的空白,同时率先在国内制定了魔芋膳食纤维的地方标准。

企业与政府合力,车间与田间相连,产生了强大的“乘数效应”。在武陵山的怀抱里,魔芋产业茁壮成长。爽脆的魔芋零食、薄透的魔芋面膜、饱腹感强的魔芋代餐粉……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三大类66个系列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在长阳深耕的湖北一致魔芋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一亩魔芋十亩粮,十亩魔芋一栋房。”长阳锚准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加工精细化、产业集群化,魔芋产业规模初具雏形。如今,这里已初步形成了集群效应:拥有12家初加工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4.4万亩标准化基地。魔芋产业的一产产值近5亿元,加工产值达10亿元,全链条综合产值约30亿元。

如今的长阳魔芋,已经走出大山。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魔芋基地里,一株株翠绿的魔芋张扬着勃发的生命力。这些优质的种源,就来自长阳。

“去年在长阳买了3.6万斤‘致优’杂交魔芋种,当地‘包技术、随时指导’的服务让我这新手也敢放手干!”贵州新农人陈永宏说。

2024年,仅“致优”系列魔芋种子,就有1000多吨从长阳发往云、贵、川、陕、新等地。每年,长阳外调的优质魔芋种达3.3万吨,成为全国魔芋种植版图的“源头活水”。

长阳的辐射力,远不止于种子。在长阳经济开发区,长阳中正魔芋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自主研发的魔芋加工设备整装待发。“我们的切片机、研磨机、筛分机有13项国家专利,效率翻倍,损耗降低30%以上。”负责人侯建柏介绍,去年公司将设备纳入主营范围,迅速成为市场“香饽饽”,热销贵州、陕西、山东等地。

眼下,长阳正描绘新的产业图景,朝着建成10万亩标准化基地、培育超10家规上企业、打造魔芋特色小镇、创建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进发,让土家山乡的魔芋香飘得更远。

(记者 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覃丹)

(责编:刘橦洁、温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