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人民网>>2024全国两会专题
3月11日

民生蓝图再添暖意

“民生为本”是全国两会不变的底色。“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

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答案就在今年全国两会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细节中。

围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代表委员们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经济、民生主题记者会及“部长通道”上,多位部长回应民生热点。会场内外,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省部级“一把手”话民生释信心。

3月10日

画好最大同心圆

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认识。 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建言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心聚力。

……

声声号召,字字铿锵。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2000多名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取得丰硕议政成果。 截至3月5日20时,共收到提案5898件。经审查,立案5006件,并案160件,转为意见和建议732件。具体数字传递出人民政协工作的求真务实。

3月9日

扩大内需,今年如何发力?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尔滨”带动冰雪旅游成为顶流,电商、外卖平台年货节“焕”新出发,春节电影市场“热辣滚烫”……过去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举措持续发力显效,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2023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扩大内需,后续如何发力?

3月8日

“如我在诉” 为人民司法

备受关注的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姐弟坠亡案”、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制度等内容被分别写入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两份报告如是强调。

一年来,司法机关是如何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

3月7日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中央一号文件先后5次聚焦乡村振兴。 在今年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中,乡村振兴位居热词榜前三,网友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满期待。新的一年,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推进?

3月6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首次提出以来,热度不断攀升。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进入全国两会时间后,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哪些关键词值得注意?

3月5日

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他介绍,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高质量发展入选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政府工作报告25次提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是对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结,也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3月4日

调研于协商之前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委员们认真听取了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调研议政质量。”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印发之际,恰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开局之时。十四届全国政协一年来的履职实践,无不基于扎实的调查研究。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