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北京石刻馆两棵600岁银杏重焕新生

2021年08月22日09:16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石刻馆两棵600岁银杏重焕新生

  古塔前的银杏古树,树冠庞大

  “古树土壤监测设备”的数据反馈

  古树周围分布的复壮井

  古树周围的通气孔

  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文博工作者眼中,保护好古树和保护文物同等重要。四年前,石刻馆两棵600岁的银杏树,出现长势衰弱迹象,他们邀请专家会诊,并对古树实施科学复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精心养护,两棵古树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古树仅靠日常养护 难以维持良好长势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海淀区白石桥东侧的长河北岸,其前身为真觉寺,始建于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间,寺内的金刚宝座塔,系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塔南侧矗立着两棵银杏树,树龄约600年,均为北京市一级古树,是石刻馆的“活文物”。

  这两株古树伟岸探天、冠大荫浓、枝繁叶茂,描绘着石刻馆的四季变迁。古树铭牌显示,其树高均超过10米,平均冠幅接近20米。游人可在树下长凳小憩,体味庞大“伞荫”营造的丝丝凉意。但就在四年前,这两株古树的长势却并不理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石奕女士回忆,早在四年前,他们注意到两棵古树的叶子6月就开始变黄,叶色暗淡焦枯,而且叶量稀少。他们将这一情况向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汇报,并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义务植树处取得联系,针对古树的保护工作随之展开。

  本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2018年至今,石刻馆多次组织召开“古树保护专家论证会”,丛日晨、赵晓燕、高飞等古树保护专家参与指导。专家判断,由于两株银杏树的树龄已高,加之人类活动干预,营养缺失比较严重,出现了长势衰弱态势。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为确保古树安全,两株古树上多有钢丝绳牵拉保护,西株还有两根钢管支护。在古树管理上,石刻馆做到了“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机构、有保护档案资料。日常养护方面,每年春季浇返青水,秋末冬初浇越冬水。但要让古树恢复长势,仅靠日常养护远远不够。

  为恢复古树长势 摘掉千斤银杏果

  按照专家建议,要恢复树势须采取复壮措施,解决古树“气、水、肥”的问题。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古树周围打有7口复壮井,通过复壮井可对古树的根毛浇水、施肥。为加强树根透气性,古树周围设置有20个通气管,同时运用了“爆气松土”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石刻馆注重科技养护,今年1月,引进了“古树土壤监测设备”,通过地质勘查手段探明古树生长区域的土壤情况,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肥力、pH值等数据变化。根据实时数据来为古树科学补水、补养,加以预防性保护。

  补足营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吸收。专家发现,两棵银杏树的果实非常多,为避免果实争养,要进行“疏果”。2019年8月,10多名工人借助脚手架、升降机攀升,去除古树上的幼果,通过三天的人工疏果,为每棵古树摘果约500斤,占一棵树果实总量的4/5。

  从地下到地上,复壮效果立竿见影。石刻馆工作人员日常巡查发现,2020年,古树叶稀的问题得以改善,叶量变得茂密,甚至萌生出新枝。树叶变黄的时间恢复到10月下旬,树叶的颜色也不再焦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最佳赏叶期,满树金黄掩映着金刚宝座塔,让石刻馆成为京城的网红打卡地。

  近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召开2022年“两株古银杏树保护项目”专家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近三年的复壮措施效果明显,两株古银杏树长势恢复良好。但两株古银杏树树干存在不同程度腐朽,树体安全仍存在隐患,专家建议强化加固措施,确保古树安全。

  对话

  两株古树年龄或存在较大差距

  就石刻馆的两株银杏古树,北青报记者对话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罗菊春。

  北青报:为促进古树营养吸收,石刻馆在古树周围修筑了复壮井和通气管,请问银杏古树的树根体量能有多大?

  罗菊春:一般情况下,银杏古树树根的幅度与树冠相当,甚至比树冠还要宽阔,而根深则要视土壤环境而定。保护好古树,树根是关键,根毛吸收水分和营养,因此设立复壮井很有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土壤环境太湿润容易腐根,安装通气管、爆气松土等措施就不可或缺。今年雨水多,大树所处土壤环境的排水透气性就尤为重要。

  北青报:除了补足营养,疏果对古树的长势能有多大促进作用?

  罗菊春:就古树而言,果实消耗养分最多,影响其他枝叶的长势,因此疏果有益于古树生长。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疏枝,将枯死的枝条锯掉,避免营养浪费。

  北青报:古树铭牌显示,两株银杏树的树龄约600年,东株胸/地围380厘米,西株胸/地围达到580厘米,这一数据为何能相差2米?

  罗菊春:两株银杏树,胸/地围相差2米,二者的树龄很可能存在一定差距。相比之下,东侧古银杏树胸/地围小,不排除历史上遭遇过病虫害或雷击,而后又重新栽种。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现象,有待林学专家和历史学家做进一步研究。

  本组文并摄/记者 崔毅飞

(责编:李依环、王欲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