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现场“刷人”别急着说公告“没问题”
视点
在笔试淘汰率高企的背景下,要求考生提前征得单位同意,对于大多数必然被淘汰的报考者而言,有些不近人情。
近日,有考生反映,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2019年公开招聘教师时,由于“公告不严谨”,导致多人考试当天因证件不全,无法入场参加笔试,成绩为零。淮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教师招聘公告没有问题,是考生没有仔细阅读公告和准考证,并称部分考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
根据淮安市教育局官网公布的笔试成绩,有358人的成绩为零分。除了一部分主动弃考的考生,大多是因为考生无法提供教育局要求的相关证明。考生们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公告未说明笔试前需要提交的相关报考证明、未说明待业人员如何参加笔试、未说明招考流程有变动、未说明复印件无效等方面。
但仔细看招聘公告和准考证,这些要求确实写得清清楚楚,考生们为何视而不见?
众所周知,教师招聘主要有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根据一般流程,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原则上都可以参与笔试,并按1:3左右的比例入围面试。面试前会要求入围考生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之类的材料。事实上,淮安市教育局原来也是这么做的,只是今年进行了流程改革,把提交材料的要求前置到了笔试环节。
当地教育局这样做,自然有其考量。如果考生未经本单位同意就来报考,一旦考中,单位不放人,就会带来人事关系争议。
而考生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笔试前就找单位开同意报考证明,拿出一副“我要走了”的姿态,笔试被刷,还如何再见“江东父老”?其实,“骑驴找马”也是人之常情,说考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就有些言重了。相反,在笔试淘汰率高企的前提下,要求考生提前告知单位,对于大多数必然被淘汰的报考者而言,反倒有些不近人情。
客观地讲,这件事情双方都有责任。但当地教育局作为考试组织方,流程改革虽然用心良苦,但在情理上却有失偏颇,甚至有“霸王条款”的嫌疑,无疑需要改进。如何兼顾招聘的科学性和人情味,考验相关人员的智慧。
□胡欣红(教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