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民生“节点” 石家庄南二环东延工程试运行

石家庄南二环东延项目主线通车场景
人民网北京1月4日电(记者贾兴鹏)随着一辆辆车缓缓通过,石家庄南二环东延立交桥主线桥及仙台街至天山大街段、太行大街至东三环段道路开通试运行。这也意味着,石家庄市规划“三横”中重要的“一横”,打通了重要“节点”。
据悉,南二环东延工程全长10公里,是石家庄市重点民生工程,由中建一局华北公司修建,该工程不仅能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省会城市东南路网,还将为城区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为石家庄市的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
建成后的东南二环立交桥分为上、中、下三层,包括两条主线道路、三条辅路及五条匝道,将实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方位互通。
据悉,此次试运行线路为东西方向,施工任务最重、难点最多,该线路的通车,缓解了后续工程施工的压力,打通了石家庄东南路网,实现了南二环东西通途,为早日实现“全互通”奠定了基础。
中建一局华北公司总经理周立新介绍,项目成立之初,就开展了施工调查,在管理目标、资源配置、施工组织方案、相关方需求等方面进行周密的顶层设计。
由于项目工期紧张,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克服冬季施工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施工中增加早强剂,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层(以下简称:水稳)在冬季施工采取了覆盖保温和添加早强剂并及时碾压两种措施。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入温拌剂,有效降低沥青的施工温度,保证施工质量。此外,还优化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变二次浇筑为一次浇筑,节约了施工工期。
东南二环跨线桥在二环处东西主线桥与北转东匝道交会,为进一步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对东南二环道路交通的影响,项目部合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在跨二环的关键位置,采取了上下两层主桥同步施工的方案,并用钢管柱门洞保证二环主路通行,既缩短了工期,又保证道路通行及行车、行人安全,方便市民通行。
在工程组织方面,加大了现场劳动力、机械设备的投入,各工点做到24小时昼夜不间断施工,增加了大量的钢模板及周转材料,全面推进。
据介绍,11月29日,仙台街至天山大街段、太行大街至东三环段有约3240米主线仍未铺设水稳,为降低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需要尽快完成60000吨左右水稳料的铺设。项目不断的加快施工速度,期间,平均每天铺设水稳4000吨,最多时近10000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