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六十年坚守 三代人的小站情缘

2018年01月23日15:18 |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小字号

张道林在小站值守。刘聪 摄

杨木站现状。刘聪 摄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有一个四等小站——杨木站。小站始建于1935年,只有15名职工,每天开行1对客车。车站周边有个村,叫杨木村,村民有1000人左右。村内物资匮乏,只有一个小食杂店,卖些零食和杂货,其余物资如种子、化肥、农具、平时穿的衣服、吃的肉等都要去附近的林口县城购买,因此票价仅1元的火车就成为了村民们外出获取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

今年84岁的张天奎曾是小站的值班员,退休后,他的儿子,孙子也在小站从事相同的工作,一家三代人,近60年守护同一个小站,同一趟列车,见证了小站的变化,也为村民守护着一条平安回家路。

1958年,张天奎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小站墙体斑驳,设施落后,“那时候车少,每天只有两趟客车,都是绿皮车,人却不少,快过年时,有时能有40多人。”在小站工作了28年,张天奎对小站充满了感情。村里的孩子们每天乘坐这趟列车去林口上学,小站热热闹闹,基础设施虽然差,但张天奎热情却丝毫不减。“乡里乡亲的,平时大家都熟识,进站乘车时,岁数大、腿脚不好的咱就背她上去,岁数小的,拎行李多的,咱就帮着扛一把。小站就像咱家一样,家里来客人了不还得倒杯茶嘛?”60年前,还没有科学、系统的服务理念,但张天奎真诚朴实的话语和行动同样换来了旅客的称赞。

23年后,张天奎的儿子张道林又接过了父亲的信号旗。他说:“我爸对我的影响很大。可能每个男孩都有一个‘军人梦’,小时候看父亲接车时的那一个军礼,那叫一个带劲儿,做梦都想进铁路。后来我爸算是言传身教吧,让我特别注重安全,现在有时候去看老爷子,他还会时不时叮嘱我工作时要注意安全。”

当张道林代替父亲站在仅有1平方米的小站接车岗上时,小站环境已经有了一些改观。曾经砖木混合的日式站房更新为自建的水泥房屋,泥泞的站台变成了350米长的红色砖石板路。雨天不再冒泥,冬天的候车厅里也不再漏风。不变的是,每天仅有的两趟客车依然是当地村民出行的依靠。

“前些年村子里人多,大多靠种地为生,春季买种子、化肥、农具,平时买衣服、买肉,过年采购年货、走访串门,热闹极了。这几年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了,只有老人守在村里,人越来越少了。”如今已经54岁的张道林说,“小站平时很冷清,每天只有五六个人乘车,春运忙时能有20多人,那时也是小站最热闹的时候。好多熟识的老乡还记得我爸当年帮他们家扛包上车的事儿,村里人实在,你帮他一点忙,他能记一辈子,如今又换成我和我儿子帮他们扛包上车了。”

今年30岁的张仁文是张道林的儿子,2009年退伍转业后,也来到小站,成为家里第三代小站值班员,和自己的父亲在一个班工作。 近年来,小站的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粉刷一新的站房,屋内干净整洁的地砖,走廊内各不相同的“温馨提示”,废弃的老候车室也变成了职工们的活动室,杨木站的牌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张家三代坚守小站六十年,架起了车站和村民之间的桥梁,使村民和车站亲如一家。每年冬天,当雪下得特别大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自发地到站台帮忙扫雪。而车站顾及“家人们”的安全,总是劝他们不用帮忙,村民们只好放下扫雪工具,帮车站的人做好防护工作。

不止村民想着车站,车站也想着村民。开汽车进出杨木村都要经过一个离车站一千米远的岔路口,这千米长的土路一直坑坑洼洼,既对汽车损害大,还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张道林注意到了之后,主动开着三轮车装上炉灰,把路上的坑填满。这件事被来往的车站人和村民注意到后,大家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将一千米的土路填平,保障了出入村人的安全。

几年前,张仁文考上了车站值班员,成了父亲的“领导”。在单位,小张和老张一起接发列车,保持安全生产10830天,将近30年。回家时,小张给父亲、爷爷烫好酒,三代人围坐在一起,听爷爷再次讲起已重复多遍的“待客”之道。(赵灵玉)

(责编:尹深、张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