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脱贫了,但办贷款、教技能之类的帮扶仍在继续
摘帽之后接着干(民生调查·保证脱贫质量②)
核心阅读
摘掉“穷帽”的贫困户,如何让他们不返贫、能致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进行了探索:身患残疾、因病致贫的,用贷款和奖励助其发展“庭院经济”;缺乏技能的,组织其参加砌筑、电焊等培训班;实施生态产业扶贫,提供管护生态林工作,给予补助、分红,既让戈壁绿起来,也让群众富起来。
零下25摄氏度,伊犁河在一片冰天雪地中静静冬眠。从县城出发,行驶了大约40公里后,一幢幢颜色鲜艳的房屋在眼前排列开来。“这些房子,都是脱贫老百姓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扶贫办负责人周元利说,“这里面啊,暖和得很。”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11月1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摘帽脱贫。
但对当地政府而言,扶贫工作还没有结束。“摘了帽,让老百姓住得暖、吃得饱,这只是第一步。”有干部表示,“我们要持续发力,避免返贫,让老百姓心里踏实、浑身有干劲。”
给予贷款和奖励,继续巩固庭院经济
一进院子,左边是牛棚,十几头牛低头吃着饲料;右边是羊圈,绵羊三三两两抱团休憩。屋门开了,吐尔汗巴衣·吾格斯巴衣用双手“走”了出来。
3岁时,一场高烧让吐尔汗巴衣再也无法站立行走,只能用双手支撑着移动。如今,45岁的他早已适应了这样的行走方式,一双皮手套就是他的“鞋”。
“别看我双腿残疾,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用双手把‘贫困帽’摘掉了。”吐尔汗巴衣说。上个月,他卖了1头牛、5只羊,收入1.5万元。再加上承包的70亩红花地的收入,他去年至少收入2.4万元。
曾经,吐尔汗巴衣带着一家4口住在牧场。一头毛驴,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几只羊,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2009年,得益于当地的牧民安居工程,吐尔汗巴衣一家从山上搬了下来,住进了60平方米的保障房。“但当时只是刚能吃饱,离脱贫还很远。”
一次摘葡萄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吐尔汗巴衣的心态。2011年,为了补贴家用,他和妻子前去镇上的葡萄园摘葡萄。“葡萄架子很低,我也能够得着。刚开始,碍于身体残疾,摘得慢。后来熟练了,就好了。”10天下来,他和妻子一共挣了2800元。
吐尔汗巴衣又问邻居借了2000元,买了第一头牛。后来,牛的数量逐渐增长。就这样,靠着发展庭院经济,吐尔汗巴衣在2016年底脱了贫。
“拿掉了‘穷帽子’,政府的帮助并没有断。”吐尔汗巴衣说,乡干部还和他一起讨论致富计划——利用好这个院子,养好这些牛羊,跟屠宰场对接,尽量创造更多利润。
考虑到吐尔汗巴衣身体残疾、妻子又有白内障,属于因病致贫,乡干部帮他申请了无息贷款,还送来了1000元的养殖奖励。吐尔汗巴衣用这两笔钱购置了两头牛、一批鸡苗和饲料。
“继续发展好庭院经济,对他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推出了“庭院不闲置”奖励机制,鼓励贫困户在庭院内发展养殖。同时,重点关注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即便脱贫后,相关帮扶政策仍要继续落实,直至完全巩固。
“今年的愿望,就是好好赚钱,给我媳妇开个小商店。”吐尔汗巴衣说。
加强技能培训,力求不返贫、能致富
“他家的致贫原因,是缺技术。”扎格斯台乡副乡长李虎说的是现年34岁的木鲁提江·肉扎洪。
“我昨天刚从乡里的技能培训班回来,学了不少东西。”坐在自家的炕上,木鲁提江兴致勃勃地介绍起这40天的收获。如何更好地打地基、如何更精准地测距离……他越说越兴奋。
对比今昔生活,木鲁提江更是有话说。2013年之前,他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借住在父亲的朋友家里。当时,他家里还有3个孩子,最小的儿子不到1岁。妻子照顾孩子们,他出去打工。但由于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三年级,木鲁提江只能干一些工地上的粗活、重活,一天赚不到50元,还常常找不到活干。
当地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将木鲁提江一家列为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2013年年底,木鲁提江分得了一套保障房。“有自己的房子后,感觉有安全感了。”
紧接着,结对干部帮他出主意:“你那10亩地,都种麦子不合适,拿出一部分地种红花吧。打工也不必局限在乡里,外地的机会更多。”
在一系列政策的帮扶下,木鲁提江在2014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然而,如何确保不返贫?
“还得从拔‘穷根’入手。”李虎认为,木鲁提江一身力气,就是缺技术,所以只能在施工队干些粗活。如果能通过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就可以干技术含量更高的活,收入也能多一些。
于是,木鲁提江在近期参加了约有190人的砌筑培训班。除此之外,还有电焊工培训班在同时进行。
据周元利介绍,目前全县约有5000名农民工在建筑行业打工,其中持有建筑施工技能证书的不足300人。大部分人受自身专业技能的限制,无法到建筑企业打工。为此,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提出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对农村从事建筑行业的群众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水平,最终达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目的。
“有了技能,感觉更踏实了。当然,我还得继续学,好好学。脱贫,是国家帮了我;致富,我想靠自己的双手。”木鲁提江说。
生态产业助力,让贫困户享受长期红利
扶贫结对干部舒丁来家里了,木沙江·阿西依木热情地迎上去。
想当初,舒丁可是在木沙江家吃过闭门羹的,那时弄得很不愉快。2014年,舒丁第一次走进木沙江的院子里。看到门前的自留地被闲置,他向木沙江建议:可以养些鸡,或者种点菜。“买饲料要花钱,种菜也很麻烦。”木沙江一口拒绝,舒丁转而劝说木沙江的妻子再乃特古丽。犹豫再三后,她同意先养几只试试看。
几个月后,鸡养大了,舒丁帮忙联系买家,一共卖出去了10只,一只90元。“原来养鸡这么赚钱。”再乃特古丽决定继续把鸡养下去,还跟丈夫商量买了几只羊。
“那时候,他们家‘等靠要’思想严重,什么都想让政府给他们做好。”舒丁告诉记者,经过乡干部们一轮一轮来做思想工作,木沙江的心态才开始有了转变,最终在2016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摘帽后,为了不再返贫,木沙江又踏上了一条新路子——承包果树。“今年政府让我承包了50亩果树。按考核出工,每年能有1.2万块钱的管护费。我们在乡政府的组织下定期来管理果树,大伙都夸我管理得好。”
木沙江所说的,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正在实施的“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工程。据悉,第一期1.1万亩生态扶贫经济林共种植苗木101万株,其中白杨、榆树、沙枣、刺槐等防护林36万株,苹果、山杏经济林65万株。按照要求,苗木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
为了保证造林成果,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按照“谁主管,谁受益”的原则,成立了察布查尔生态扶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前期筛选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每户管护生态林50亩。挂果前5年无收益时,给予每户每年1.2万元的补助。5年挂果后,进行二次分配,户均享受15亩收益分红。
“从刨土到种苗,从打药到修剪,我都精心打理那些果树。这片果树不仅让戈壁滩绿了起来,还能让我有份稳定的收入。”木沙江说,“5年后还能分红,想到这,我就充满了干劲。”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24日 1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