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春运摆渡人:大年三十的坚守

2018年02月15日20:1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张六英除夕当天照常摆渡

2018年2月15日,农历的大年三十,正是年味儿最浓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放鞭炮,准备团年饭……而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的老渡口,已经53岁的村民张六英一大早就起床,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摆渡工作。

春节前的这几天,通过渡船置办年货的村民有很多,即便是大年三十,也还有零星的村民临时去购买东西。张六英掌舵的这条柴油发动机渡船从早上一开机就一直忙到天黑,只要有人要过河,她就得开船,很多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每天四点多就起来了,吃了早饭再出门,不然赶不上五点开船。”二十多年如一日,张六英往来于河两岸,嗓子因为饱受风寒已变得沙哑,一双手也因为常年掌舵起了厚厚的老茧。张六英说:“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到她这儿已经是第三代了,只要还有一个村民需要,我们就有存在的意义”。

老渡口为两岸2000多户居民服务了近百年。近年来,经过休整,两岸坡道变成了水泥路,渡船也换了好几代,但渡船费用却一直是每人只收一块钱。“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熟悉,哪怕骑着车上来,也只收一块钱。”正是张六英这样热诚的服务,使査湾渡成为远近闻名的热闹渡口,即使过年也从不停歇。“我们有两个人换班来开渡船,年三十的时候两个人交替吃年夜饭,这样保证船上始终有人开船,不耽误村民过河。”

中午12点半左右,过往的村民都回去团年了,张六英一家六口才在渡口边搭建的简易房里吃了一个简单的年饭。她说有点羡慕那些能回家团年的人,却也深感自豪——正是有了像她这样默默奉献的摆渡人,査湾渡口才有了历经百年的蓬勃生命力,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漾出回忆的波纹。(高丽)

(责编:冯人綦、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