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让骑行回归自然

——写在第49个世界地球日之际

齐志明
2018年05月03日13:26 |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小字号

2018年,是世界地球日走过的第49个年头。作为世界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每年的4月22日这一天,全球各地都会举办各类旨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整体环境的主题活动。所谓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即将步入半百之岁的这项集体仪式,如何走好“下半场”,在“绿色”成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的中国、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按下落实快捷键的全球,都是一个需要回答好的命题。

节日是一种宣示,有人格、有使命、有愿景,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的节日主题,其实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映射。以中国为例,进入21世纪第2个十年以来,以“绿色简约生活”“低碳生活”等概念为关键词的主题已经出现了4次。重复出现的关键字眼其实映射出某种普遍化诉求,这表明“绿色”、“低碳”已成为一种民生刚需,如何在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上做好供给侧文章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强烈的环保消费需求,成为当下各类机构、组织、部门、市场主体以及单个个体正在积极思考与践行的课题。

近日,这种回答课题与应对课题的实践又有了一个生动注脚:由多个世界知名机构携手摩拜单车联合发起的“一骑爱地球”主题活动22日正式启动,与会嘉宾们都谈到了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自然健康的出行方式,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也给个体生活带来的改变。

比如,共享单车出行带来健康。“健康不仅仅是医院的事,每个人都可出力。比如在出行上,选择骑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而非开车,这是大家每天都能够践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成人每天骑行20分钟,就能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所需的锻炼量。为了自己和地球的健康,希望每个人健康生活、安全出行。”在活动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副代表Fabio Scano博士特意善意提醒单车“骑士”们,记得准确佩戴头盔去骑车,行进途中务必注意安全。

共享单车出行带来自然与真实。“当代艺术与自行车有着不解之缘。现代科技产品貌似带来了便利,但是让我们的生活与真实世界隔离开了,所以艺术家关注骑行的原因在于想透过一种艺术上的映射,让提醒大家避免掉入科技所带来的碎片化、局部化生活感知陷阱中。”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尤华认为,共享单车不仅是一种骑行工具,而且缝合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共享单车出行带来低碳环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在《巴黎协定》上,世界各国均承诺控制排放、加强适应能力、并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上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宏观政策看似遥远,但减少碳排放是很现实与紧迫的问题,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传播官员叶菲认为,由共享单车引领的骑行风潮能够有效减少城市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她鼓励城市居民们都“骑”起来,为改善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骑车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显明的社会共识,也有厚实的数据为证。根据摩拜此前发布《全球城市骑行减碳榜》,2017年4月至今,全球逾2亿摩拜用户累计骑行量相当于多植树9000万棵;这是骑行的“加法”。而不骑车的代价,则是每个人都要承受更多的二氧化碳之压,这多出的一年碳排放量换算到一个人头上的话,这个数在北京是7千克,在成都是10.29千克,在深圳是9.6千克。

某种程度上,这份低碳减排成绩单是共享单车在世界地球日上献给地球的礼物。但盛名之下,也有隐忧,比如一直为舆论所诟病的“过度投放”、“造成新的城市垃圾”、“乱停乱放占用道路资源”等。摩拜发布《2018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作为共享单车元年的2016年,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约200万辆,覆盖城市33个;到2017年上述两个指标则大幅增长至2300万辆、200个城市,涨幅分别达11.5倍和6倍,市场已趋于饱和。

市场痛点已经很清楚了,怎么办?活动当天,共享单车企业发出了《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倡议》,呼吁在市场饱和的城市不再新增投放单车,呼吁企业、政府部门和城市居民携起手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果断行事,敢于冒险,快速犯错误,并迅速向前推进”,这是业界人士对当下很多创业企业行事风格的概括。诚然,这对于年轻的初创公司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它帮助他们快速完成很多任务,但也会在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对于属于创新业态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这些副作用尤其明显。

这份《倡议书》是一个起点,但远不止终点。有目的又有责任,这是包括摩拜、OFO、哈罗等所有共享单车在内的企业,甚至所有的共享经济业态,都应该直面与致力解决的成长烦恼。

(责编:邝亮桢(实习生)、张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