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广西传统节庆既能放假,也能收获经济发展、文化传承
三月三,壮乡不一般
“世界这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前不久,广西“壮族三月三”长达5天的节日假期,引起网友热议。6日晚,以三月三歌圩为背景的广西首部民族歌剧《三月三》首演,节庆余温未消。
三月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确定为广西的法定假期。然而,三月三不仅仅意味着长假福利,更体现传统节庆对于保存记忆、延续文脉的无形价值。广西在“壮族三月三”开展的系列活动,推动了民族文化、商贸旅游、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提升了壮乡儿女的归属感、参与感和幸福感。正是因为节日根植于传统,与人们生活深深交融,八桂大地才持续焕发着多彩魅力。
——编 者
由来
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唱山歌、演壮戏,祈求风调雨顺
过去,广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位置偏远,交通闭塞,文化娱乐贫乏。人们通过参加节日活动,共同祭祀、聚餐、娱乐,冲淡了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也促进了个人、家庭以及群体之间情感和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芦笙斗马节、盘王节、拉鼓节、吃新节、端节、花炮节、坡会、祝著节……这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历来深受广西各族群众喜爱,其中让全国人民最羡慕的,当属能放假的“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到这一天,男女老少聚集起来对唱山歌,抒发情感,祈求风调雨顺,逐渐形成了歌圩,人数有时多达数万。除唱山歌外,有的地方还开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如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打扁担,以及演壮戏、师公戏、采茶戏等。
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政策法制处负责人解释道:“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2018年的“壮族三月三”为4月18日至22日,调休加周末,假期长达5天,八桂大地再次迎来节庆“嘉年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大光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节日期间,自治区层面有40多项重大活动,全区各地共有1000多项活动。
壮族青年小韦在南宁市一家公司上班,他认为:“三月三放假,节庆活动更多,我们也有更多时间参与其中,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收获
八桂之乡新名片,促进经济、旅游发展和民族团结
“3天的页面浏览量超过1000万,销量超过50万元,现场签约的入驻商家超过20家。”京东广西馆运营公司总经理蒋军旺满意地展示在三月三电商节上的收获。
电商节是“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五大活动板块之一,重点对广西特色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和促销,扩大广西特产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实现电商精准脱贫。
今年的9个会场共搭建线下标准展位800多个,特装展位30多个,800多家企业参展,展销期间现场累计接待观展人数约70万人次。
在线上,电商节则统筹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广西本土电商,涵盖上千家网店,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线上促销活动,扩大广西特产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绿水青山,桂风壮韵,三月三更是广西旅游的靓丽名片。据初步统计,2018年“壮族三月三”假日期间,广西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共接待游客1635.39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26.46亿元,各重点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相比往年均有较大增长,广西区外游客比例进一步增加。
此外,“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活动暨体育庙会假日期间也在广西各地举行。活动中,主会场现场参与群众和游客共计达12万多人次,各地举办了6157场(次)体育赛事活动,吸引群众和游客参与超过120多万人次。
民族大联欢促进民族大团结,广西各地各部门把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与各族群众欢庆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展现民族魅力、凝聚发展动力,凸显广西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月三在推动民族文化、商业贸易、风情旅游、群众体育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壮乡儿女的生活幸福感。
柳州市民谭先生说:“旅游、购物、看演出、参加活动,我们假期过得很充实,也有很多新的体验和感受。”
传播
传承与创新的平台,在世界范围内提升民族文化认知度
三月三节日文化活动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广西灿烂的民族文化。广西将全区14市的三月三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传得更远,在百姓的生活中扎得更深。
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展现了一幅民族文化风情画卷:喜迎宾朋,12个广西世居民族姑娘组成歌阵,24面马山会鼓、4面烟墩大鼓、12把凌云长号奏出欢快乐章;主题展演,壮乡歌圩、铜鼓祈福、民族歌舞相得益彰;民俗体验,壮、瑶、苗、侗、仫佬、京等民族传统服饰以及陶艺、编织、农民画、石刻等让人目不暇接,现场制作的侗族打油茶、扬美沙糕香气四溢,传统技艺融化在人们的舌尖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表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在政府主导下组织开展,各民族文化获得充分的彰显和表达,使得各族人民提升了文化自信,从而更为自觉地参与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刘三姐的扮演者、演员王予嘉说:“很多外地人跟我说他们喜欢刘三姐,想听到我的山歌,这是一种荣誉。我觉得,现在不只是广西人,还有很多从外省来广西工作生活的人,都已经接受了我们的文化,融入我们的节日中来了。”
广西壮学学会会长覃彩銮认为,三月三活动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三月三是‘歌节’,各地‘歌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承当地民歌。经过不断创新,三月三对歌赛歌等文化活动增加了竞技性、娱乐性的项目进来,更好地适应了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需要,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丰富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覃彩銮说。
三月三也是部分东盟国家民众的节日。中越边境青年在德天瀑布边载歌载舞,热闹地过起了“侬垌节”。柳州市“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吸引了来自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同台献歌。“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主题曲《广西尼的呀》逐渐被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乌克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民众熟悉,各国网友纷纷将演唱《广西尼的呀》的视频上传网络。三月三已经成为广西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桥梁,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人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的认知度。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8日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